返回三百三十六、除夕更阑人不睡  潮声月影谁与归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对,别提吭,一提我跟你急!谁提我跟谁急!

嗯,也难为这些旗大爷了,都装鸵鸟了;心中憋屈,可想而知。

老父亲过了腊月十五,就跟舅舅一起,施施然地回到沪上了;今年,安徽、江苏,移民送出去的人不少;虽然庐州府周边几县,几乎颗粒无收,稍远的相邻府县也是减产严重;但是,有了矿产收益这源头活水,老父亲内心真不着急了。

在南洋、在海外,大米、面粉有得是;以前是没钱买、运不回来汕,才着急的;现在,一旦钱不是问题,船也不是问题;那就没什么,会成为问题了。

官府的全力赈济,还让两江总督衙门,声名远扬;汉民族是个特别知道感恩、特别知恩图报的民族;人人奉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有史以来,接受这么关怀备至的救灾,还是第一次;那个感激之情,就更别提了。

要不是老父亲紧拦着,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家,会给杨家父子立牌位,每天烧香了。

就是下面负责发放大米、白面的官员小吏,都觉得安卿公太败家了,给点碎米、麦麸,各家都能对付了;这大荒年的,那还用得着,吃得这么好呐!嗯,比洒家家里平时吃得还好呐,这也太浪费了,太败家了汕!

嗯,安卿公做事,就是霸气!就是敞亮!

翁中堂和棣珊公,今年又因为京师戒严,过年回不来了;小翁大人也是从沪上一趟而过,和翁叔平一起,一大家子坐船,反向去北京过年了。翁心佑老先生,今年因此也就不回来了,留在南洋看家。

不过,周立春也不回来,因为他家四兄弟,有三个在那边;反而是他家老四,年年下南洋过年。

周家也收到信,知道秀英有喜,也挺高兴的;先是托人捎回来,好多好东西。不几天,刘盼娣还带着儿子,特意过来沪上一趟看一眼;嗯,秀英丫头这下,会有几年,出不了远门了。

上海滩,像个茁壮成长的少年,每年都能长大一圈;上海的年节,是越来越热闹了;尤其是,在浙江也被卫国军收复以后。所有的市民都觉得,不管外面有多少战乱,沪上,永远是一块人间天堂福地;可以在这里,安安心心地过着自己甜甜蜜蜜的、与世无争的小日子。

三十祭祖后,老父亲给小六宝子,取名“泽泓”;嗯,这既是表达了对小小六宝子,这孩子的期望,也是对家族未来发展的愿景期望。

馨馨对家公给儿子取得这个名字,非常喜欢;甚至,心里都认为,连家公,对她这房,都多少有些偏爱呐。

嗯,她还是有点小深沉的,小得意只是藏在心里,不挂在脸上的。

大阿哥和大嫂,都比去年要富态一点;看得出来,大夏国已渐入佳境;大阿哥也越来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也就慢慢地,心宽体胖了。大夏现在,几乎不考虑外延扩张,只注重内涵式发展;倒是让大夏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比较好相处,比较容易邻里和谐、友好往来。

三兄弟围着火炉,陪着老父亲守岁的时候;大阿哥还特意问老父亲,新年十月底,有没有时间,到大夏国转一转、看一看。嗯,大夏首都昭阳,几个主要标志性政府机构建筑,都已经落成了;明年上半年,政府各部门,陆陆续续就会搬家。

嗯,新年十月底农历大夏国国庆,是正式迁都后的第一个国庆;可能有计划,搞一个规模大一点的庆祝大典。

老父亲笑笑的,未置可否地点点笑笑,只是含糊地说,到时再看吧;嗯,老父亲话虽没说定,但也看得出来,他已经有些意动;嗯,老父亲到现在,还真没有走出过国门一步呐;有机会出去散散心,也是不错的;况且,大夏那块土地,那也是杨家在海外的基业,老父亲去看一眼,也是理该应当的。

以前,老父亲是担心国内,虽然由着杨孟晗折腾;更多的时候,是死马当着活马医;嗯,反正大家都没招,就由得你小猴崽子,翻几个跟头吧。但是,老父亲是外松内紧,实际上,一刻也没放松的。

现在不一样了,局面已大为改观;后面,真就是一步一步来了,假以时日,卫国军对任何一方,都不是很在乎了。嗯,惹急了,跟谁都敢掀桌子。

有了一定的自保能力后,老父亲就放松很多了;作为一个传统的儒生的他,其实内心想法并不多;虽然,私下里,对旗人的做派,也有点腻歪,颇为不满不屑;但也就到此为止了,也没有太多的怨愤。

只要旗人自己不作死,没事生事;老父亲是有点得过且过的,不会没事找事的。

这个心态,另一个时空里,剃头大人、李大裱糊匠、袁世凯他们一干汉人儒生,都差不多这样的,大家都是这种子的心态。

只不过,剃头大人、李大裱糊匠,碰到的是大事不糊涂、没事不瞎折腾的慈禧太后;所以,大家相忍为国,君臣相处几十年;嗯,当然,我大清也因为慈禧太后一己之力,延续了几十年,让旗人又好吃好喝、好吃懒做了几十年。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