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百五十三、漫天飞蝗动地来  潮声月影谁与归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己无所不能什么时候,都敢伸出两个拳头打人所以,短短几年,把自己累吐血了,很奇怪吗?

咸丰五年以前,虽然蝗灾一年重似一年但还不是毁灭性的,老百姓还有些喘息的机会多数人家,杂粮野菜饼子,还勉强能填饱肚子。可是,咸丰六年入夏后,连远在江南的杨孟晗,都感受到这漫天飞蝗的无比威力。

蝗灾常常与旱灾相伴随,即所谓的“旱极而蝗”。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天气的昆虫,干旱的环境,对它们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促进作用。

干旱季节,蝗虫大量繁殖。个别雌蝗产卵时,还能够分泌出一种集群外激素,引诱其他的雌蝗,前来聚集产卵从而使从卵中孵化出来的幼虫跳蝻,能够挤到一起,抱团取暖嗯,越挤越好,越是能够给幼虫跳蝻,获得它们生长发育所需要的高温小环境。

集群和迁飞,是蝗虫大面积成灾的原因蝗虫迁飞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雌性个体的卵巢相对晚熟一些,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迁飞,才能发育完全当然,所谓迁飞的过程,其实就是雌蝗四处觅食、大量进食、快速发育的过程。雄虫虽然早已发育成熟,但是也得跟随雌虫迁飞。只有等到雌蝗卵巢成熟了,才找一个干燥的河滩地,降落下来,交配产卵。

由于蝗群中的蝗虫数量多、食量大,因此所到之处,绿色植物被大量吃掉,转眼间田中绿油油的庄稼,一两天就被啃得精光,鱼米之乡顿成不毛之地蝗虫过后,田地绝收。旱灾多数是减产,而蝗虫来了,则都给你清零了。

而且,蝗虫还有个非常奇怪的习性越是在干旱年份,土壤变得比较坚实,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相对稀疏时蝗虫产卵数,反而大幅度地增加,多的时候可达每平方米土中产卵40005000个卵块,每个卵块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万40万粒卵。这些虫卵全部成虫后,钻出地面,自然是像下雪一样,厚厚的一层了。

而且,越是聚集成堆的幼虫,它们越容易分泌出一种化学物质,使得鸟类还不喜欢吃它,还越容易长成成虫。

在干旱年份,河、湖水面缩裸露出来的低洼地,也为蝗虫提供了更多适合产卵的场所。另一方面,干旱环境生长的植物含水量较低,蝗虫以此为食,生长的较快而且生殖能力,比平常年份,还高出许多。

“旱极而蝗”,而趁着干旱,反而肆意孽生的遍地蝗虫,也让旱灾的灾情,更加严重,更具有破坏性和毁灭性。

清朝有史籍记载,咸丰六年春,鲁北蝗,各地蝻生,春麦无收。

嗯,等到齐鲁大地被啃成一片白地的时候,殃及大半个中国的蝗虫大迁徙,便乌泱泱地开始了。

本就十分干旱的皖北、苏北,飞蝗蔽天而来,连亘数十里,落地厚尺许。蝗虫组成了百余里宽,百余里纵深的庞大战斗群,正在一路向南疯狂前进。天空中无边无际,一片蝗虫飞过的沙沙声所过禾稼尽空,草木皆空。

从一些触目惊心的我大清蝗灾真实记录里,我们可以看出,咸丰六年之后的那几年,一年四季,除了寒冷冬季没有蝗灾,其他三季都有。嗯,蝗虫基本是三个月一代,快点的一个多月就是一代而且,每一代,数量都是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

所有描述蝗灾的记录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就是蝗虫“蔽天”遮天蔽日的啊,可以想见,当时蝗虫数量会是多么庞大恐怕简直如世界末日一般黑云压城城欲摧,人都不能出门了蝗虫落到那,沟壑尽平蝗虫吃到哪,禾苗、庄稼、菜蔬、林木,几乎一扫而光。

三光政策,先是蝗虫这么干的很多年后,才有的“蝗”军。

能吃的都被蝗虫吃了,那人吃什么?没什么吃的了,必是饿殍遍野。

要么饿死,要么逃荒可是,蝗虫飞得比人还快,就是逃荒,又能逃向何方呢?那里才是蝗虫祸害不到的地方?

就是有这个地方,逃荒之路这么漫长,这一路上,拿什么填饱自己的肚子,支撑自己,走到长路尽头的前方呢?

咸丰六年的蝗灾,让所有人都麻爪了连一向非常有定力,做事游刃有余、从容不迫的老大哥方子詹,都是着急忙慌地坐立不安。

嗯,就是沪上城里,连街道边绿化树上,都落满飞蝗了让人看了,都觉得牙根发麻,胃里反酸!

几个人聚到杨孟晗办公室,都是满脸愁容这事,还真没太好的办法就是发动人力捕蝗,看着都像是无济于事,杯水车薪。

袁翔甫:幼鸣果然有先见之明,好彩储备了这么多粮食不然,这蝗灾铺天盖地而来,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看着也太吓人了,从来没见过,这个阵仗啊。

方子詹一叹气:都不用想,两江的秋粮,基本是彻底毁了就是浙江,恐怕可能收成也是连去年的一半都不到吧。

何卓人:根据各处来的消息,浙北、赣北,都遭了蝗灾。嗯,整个湖北,也是飞蝗漫天看来,这“半仙之体”的洪大教主,法力也很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