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六回:武皇江南救青云 云霄碧游请二仙  诛仙屠龙记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话说谢瑶环奉旨南下,到了苏州严惩豪强,雷厉风行。只是得罪不少当朝权贵,数月之间不断有密报奏报朝廷,告她勾结太湖义军,反叛朝廷,无奈众口皆说,人多事起,此时武则天也生疑虑,知这青云脾气,善恶自分,可这人间轮回,人间狡诈之事,定是防不胜防。

这一日上官婉儿来报:苏州有名叫龙象乾的秀才千里徒步进京告状,听他现在宫外候旨。武则天登位为奖励举报,朝廷定有规定:凡告密者赏与五品官待遇,州县无偿供给舆马。今日这龙象乾却是布衣打扮徒步进京,武则天好生奇怪。于是令进的宫来,仔细盘问。

龙象乾进的宫来,跪拜不敢抬头。武则天轻声说道:“尽管言语,朕不加罪与你。”

龙象乾这才奏报:“陛下,今日臣子状告两位,皆是朝臣,因他等势力强大,耳目众多,恐中途有变才扮的布衣徒步而来。”说罢,自怀中取出一表,展开乃是一张数尺血表,上面用鲜血书写而成。

此表是江南一带百姓状告武三思、来俊臣二人,不分青红皂白,将谢瑶环下狱一事,百姓皆不惜用自家性命担保谢仲举大人不去谋反,而对江南百姓有功。

武则天读罢上表深受感动,盛怒中令召见武三思、来俊臣二人立即上殿进谏,朝中上官婉儿奏道:“陛下,那梁王与来俊臣皆言奉旨,到江南惩办谢仲举,已去数日。”

武则天这才知这二人竟敢肆无忌惮篡改圣旨,背着她去江南作乱,不由心中大怒,担心青云安慰,令婉儿与元帅狄致远伴驾,密幸江南,前去解救谢瑶环。

此时正为春耕时节,谢瑶环令铁匠们农具,发还给百姓,以备农忙之用。有令袁行健协助武存厚同去太湖,劝说李得才带领民众返回家园,不误节令,抓紧春播春耘,这时江南之地,可算国泰明安。

安抚百姓之后,见太湖聚众皆自散去,无闹事之意,谢谣环如释重负,心感如此之举可谓报效武皇知遇之恩。这日中军来报武梁王、来俊臣突然来到苏州,并有圣旨到,要她立即去行馆相见。

这二人突然来到苏州,谢瑶环知定有变故,叫的苏鸾仙前来,当面将自己连夜写好奏折,交付与鸾仙,令她火速赶回洛阳面奏圣上。

这武、来二人岂能等待,令禁军包围谢瑶环官邸,缴了武皇赐与她的尚方宝剑,将谢瑶环脱去官服,五花大绑押赴公堂。只见的公堂之上摆满刑具,二人杀气腾腾。

这武三思见谢瑶环上的堂前不跪,心中大怒:“好个谢仲举,见了本王爷,竟敢不拜?”

谢瑶环此时明白,这二人定是来者不善,心中已做必死的准备。哈哈大笑一声:“本府为圣上亲点巡抚,岂能跪拜与你等。”

来俊臣在高堂发问:“谢仲举,你杖责武公子,擅斩蔡少炳,今日你可知罪?”

“下官奉圣上口谕‘凡有强占民田,鱼肉百姓者,虽豪门贵戚,亦不宽贷’,难道武三爷也不知晓?”谢瑶环言辞正语。

来俊臣又不死心,又问道:“谢仲举,本爵知你窝藏刺客阮华,勾结太湖匪寇,谋反之证确凿,你还敢强辩?”

“义士袁行健,浪迹江湖,好打不平,下官敬他为人,与他八拜之交,此事来龙去脉,我已奏明圣上,何言窝藏?我奉圣上旨意派人劝说百姓回乡耕耘,且有武三爷侄子武存厚前往安抚,武太守任职乃武三爷推荐,难道武太守也是谋反成?”谢瑶环利言相对。

武三思、来俊臣二人见言语无法相对,老羞成怒:“谢仲举!你好一张利嘴,来!给我拖下去严刑拷打。“

谢瑶环乃女子之身,单薄瘦弱之躯。一时各种酷刑折磨得死去活来。二人令将她拖上堂来。武三思叱问:“如此你可招供,免受皮肉之苦。”

“本院巡按奉的武皇旨意,下到江南除恶,事事秉承圣上旨意,并无差错,也算心中无愧,这等欲加之罪,只想落个供词。我谢仲举偏是个不怕死之人,要我招认谋反,你二人此生休想,除非是长江倒流、太阳西出。”谢瑶环身扑地上,但言语依旧不饶。

武三思、来俊臣二人气急败坏,见她殊死反抗,不肯认罪,又命左右加刑。只听的堂殿之上刑具哐啷作响,一阵阵撕心裂肺叫声,谢仲举竟被酷刑折磨而死。

此时没落得任何口供逼死封疆大吏,这可是死罪一条,武三思吓慌了手脚,来俊臣起身来到身边言道:“梁王不必好怕,这口供可以编制,等回的朝去,令人编写口供,圣上见她谋反之罪已实,定也不在过问。”

这两人正在密谋之时,只听门外人声鼎沸,婉儿与狄致进的堂来,令二人立刻迎驾。这武三思、来俊臣才知,武则天圣驾出其不意已来到巡按府前,二人慌忙下堂跪拜迎驾。

进了巡按大堂,满屋刑具与血腥之气扑面而来,武皇心中已明白八九,连声追问谢仲举何在?武三思心虚,不敢言语,来俊臣跪地回禀:“谢仲举已畏罪自杀。”

武则天又问:“可有供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