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8章 非常之事  问鼎四方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老榆树也知道是自己让姜铁心走上这条英雄之路,所以现在也就没有理由让姜铁心从一个英雄,变成一个只会争权夺利的普通贵人。所以他也没有再说什么,一行人各自做事,为撤军做好准备。毕竟现在乞活军家大业大,跟以前只有三千人的时候已经不一样了。

城头上一直有城卫军的人观察着乞活军的动作,这会看到乞活军已经准备撤军,立刻就有人去汇报给大将军。姬行让自己的副将在此留守,然后自己马上去王城跟君襄公汇报此事。

从乞活军发展壮大以来,君襄公一开始是站在支持的角度上。可是渐渐地这种支持就变成疑虑,最后又变成恐惧。这会乞活军离开君子城返回云山,君襄公觉得自己又能重新掌握君子城的局势,心头的石头已经放下了。

实际上君襄公并不完全相信宁安的话,他是让四方鼎给刺激的比以往更加热衷权力,可是这不代表着他就变成了一个傻子,实际上他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精明。

这会姜铁心暂时离开,让他有时间去布局。首先第一个要解决的,不是别人,却是他最疼爱的女儿绾绾。如果不把君姬先控制住,他也就没有了制衡姜铁心的能力。

恰好宁安是一个不受控制的因素,君襄公觉得可以利用起来。他虽然不知道昨夜到底发生了什么,可是当初怂恿姬放造反,肯定少不了宁安的推波助澜。这会让宁安去君姬那儿,正好让他吃些苦头。

君子城里面就没人不怕君姬,宁安既然在君子城待过,自然也是怕君姬的。可是他又没办法拒绝,所以也就只能答应下来。然后他就出宫往公主府走,一路上倒是也没有什么波澜。

乞活军全都从君子城撤走,就连原本负责保护公主府的人都撤走了。这会公主府外的血迹正在被府中的奴婢提着水桶然后用勺子一勺一勺的泼水,要将这些血迹全都冲走。

宁安表明了身份,然后进了公主府。在府中奴婢的指引下,去见君姬。宁安对公主府并不熟悉,不过他见多识广,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因为这些人是领着他直接去了公主府的正殿,这种地方是很正式的场合才会启用。如果不是接待重要人物,一般在偏殿或者书房之类的地方就可以。

虽然这一次宁安是代表君襄公来的,可是他丝毫也不觉得君姬这么做是给君襄公面子。他搞不懂君姬这么做的缘由,步伐也就渐渐地慢了下来。引他入内的太监笑道:“大人,还是莫要迟疑。否则惹得君姬恼怒,对你可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君姬的府上也是有太监的,是小时候就伺候他长大的那些年长太监。因为君姬一直都很受君襄公的宠爱,否则一般出宫的王子才由太监伺候。已经嫁人的公主是没有太监伺候的,只会另外从民间召集奴仆。

这会宁安有些想要离开,不过他终究还是没走,跟着老太监进了正殿。此时正殿四周都用很厚的黑帘遮盖,里面却是燃起红烛。外面可是大白天,君姬却在里面弄出这副做派,倒是让人有些觉得奇怪。

宁安上前跪下请安:“君姬,国君让我来传旨,宣您入宫觐见。”

“传旨一贯都是小黄门的事,你一个外人怎么能够掺和进去。是不是因为小山子被你砍了头,所以你才担当起他的职责?”

小山子当初去东宫亲军传旨,是宁安怂恿姬放杀的,为的就是让姬放跟君襄公彻底决裂。外人都不知道这个消息,宁安纳闷君姬是从何得知。不过君姬既然已经说出来,恐怕是已经得到了十足的证据。

不过只是死了一个小山子,宁安觉得自己还是能够脱身的。就巧言令色的替自己辩解:“君姬,山公公当初之所以会死,是因为储君要跟国君争位。

两虎相争,必有所伤。山公公就是被伤的人,实在是有些倒霉,不过也没什么。这一场仗打下来死了那么多人,他也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

君姬坐在卧榻上,用锦被盖住自己的身子,只漏出一个头来。她哼了一声:“你倒是看得开,竟然说出这种话。只是如果让你也成为其中之一,不知道你是不是还能如此镇定。”

宁安知道君姬的厉害,所以听到这话,就知道君姬一定是已经动了杀机。于是连忙拱手:“当初罪臣牵涉其中,实在是因为储君的逼迫,否则是万万不敢行这大逆不道之事。现在罪臣已经替国君宣过旨意,这就回宫复命。”

“哈哈,你还敢回宫。如果父王知道是你杀了储君,难道还会容你活下去?父王行事一贯都是那么优柔寡断,拿到四方鼎以后才有些改变。如今牵涉到你,却又变回原来的样子。他是已经怀疑你了,所以才派你来我这。他虽然宠我,却知道我的性子,是容不得半点沙子的。”

宁安听懂这里,就知道君姬一定是已经得到了确切的消息,说不定就是姜铁心给他的。现在姜铁心已经知道此事,君姬也知道,那么君襄公知道也是早晚的事情,看来君子国他是待不下去了。

本来宁安也没指望能够瞒太久,只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