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天子谋  流华录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出杨赐究竟是有所图谋还是真心所致,这位纵横官场三十余年、历经梁冀之乱与两朝天子的耄耋老者,实在深谋远虑。

杨赐三拜结束,起身长声道:

“陛下,杨家世代为大汉重臣,乃家族之荣。今家国之难当前,臣本不当如此。然太平道之谋大逆,臣为太尉而失察,当免以谢天下。臣子杨彪久居大郡而无所树,亦属失职。臣至惭至愧,万不敢再恋权位。今荐光禄勋张温以自代。议郎王允,世家饱学,敦厚刚直,可任郡守。今臣已年迈,唯子杨彪亦有失德,愿陛下圣恩,容臣回故里。臣感恩再拜!”

一道身影,长拜大殿之上。

天子霍然起身,双手没来由地一阵颤抖。

何进绝望一笑,杨赐,好个杨赐,不愧是当今天子的老师,自己各方筹划,不惜以身入局,竟也不能逼他入绝境,而是轻轻一招以退为进,筹划至此果然非蒯越能比。

“杨公……”天子缓缓站起了身,“如此,令朕动容了。”

杨赐起身,只见那一身袍服煌煌庄严,双手轻举,俯身再拜:“老臣谢陛下厚恩。”

何进眼神一冽,正欲再说,却见天子轻轻挥手:“两位爱卿且先回府罢,容朕想一想。”

杨赐一回府邸,便急匆匆连书数封,分致司徒袁隗、司空张济、光禄勋张温、执金吾袁滂四位重臣,请四位大臣于明日朝会小心提防大将军何进。

次日朝会,天子以何进所陈七策与群臣共商平乱之事。不到一个时辰,数道诏书便连出宫门,颁布天下。

*********************************************************************************************************************

原来富饶的泰山之野,如今人头攒动,三十余万黄巾军宛如黄土尘浪一般浩浩荡荡。

整个泰山县已尽是黄巾军的天下,但张角志不在此,他要的是这几十万黄巾军尽往冀州,他的目的是冀州,是巨鹿郡和魏郡。

高耸的泰山之巅,张角一身黄袍,额间一道黄巾,翩然如仙的身影如今却多了几分人间烟火气。

他望着自己的手掌,已布满皱纹,满是沧桑。

张宝默默地站在他身后,凝望着山下漫野的黄巾军,目光来回眺望,似在等候什么。突然间眼前一亮,喜道:“来了。”

张角闻声抬头,只见东北方人影闪动,看似还在数里之外,却在几个闪烁跳跃之后便已近在数十丈之内。那人身轻如燕,在数十万大军中穿行如风,脚尖连连点动,自平地而起,数个腾挪闪烁便已上了泰山峭壁,直奔山顶而来。

张角看了看来人,便转过头去,吩咐张宝道:“告诉玄音先生,命他通知淮河以南诸军不必再北向了。”

“兄长?”张宝一愣神,反问道:“这是为何?三弟尚未到便如此决定么?”

他轻声一笑,黯然转头回望山下:“孙青羽亲往听雪楼,北海隐鹤怕是要现身了。当世知我太玄法言之阵者,除却司马水镜便是管幼安,他若是出手,我这阵势又能用几时?”

张宝心知太玄法言之阵已是张角毕生绝学,却更知所谓“局势”瞬息万变,因一座阵势便弃了信心绝不可取,劝道:“兄长,河北信众足有百万,何必将胜算压在区区阵势上。”

张角道:“阵势固不足取,可这四百年大汉人物,你又怎知今日不会有卫霍?”

“兄长!”张宝浑然不知张角竟然会有如此想法,登时脸色大变,正欲再说,却见远处那道人影已到身前。

张梁看着张角和张宝,也不待气息平复,便急忙拱手道:“兄长,孙原在听雪楼住了两日了。”

“两日了……”

张角轻笑一声,缓缓道:“管幼安能让他住两日,想来是要入世了。”

张梁看了一眼张宝,他们年岁小些,却也比管宁大上许多,知道数年前张角草创太玄法言之阵时,特地请司马徽、管宁、于吉、襄楷等道学高人共研阵法,以儒学经学奥义融入天地之道中。管宁看似轻微提点,便已知道其学究天人,然而终究是后辈,张角为何如此相知?

张宝摇了摇头,张角心思深远,乃是兄弟三人中最精于卜卦星相之人,他之想法又如何能是张宝和张梁所能料想。

张角道:“管幼安曾被许子将许为‘白衣隐鹤管幼安’,能‘隐’便能‘出’,无非是需要一个契机。”

“儒家孟子有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管幼安一人隐居于北海朱虚听雪楼,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此为独善其身,岂非符合儒家经义?如今孙原亲赴北海,留宿两日,以管宁的心性,如何能让一般人物在他的听雪楼里待上这般久?”

若是一般人则罢了,孙原却是当今天子不惜一切捧起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