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扶摇子仙逝传秘罗真人  水浒兵器谱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时光荏苒。

中原大地上。

大唐帝国结束了二百八十九年的辉煌历史,“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还没有被人们所淡忘,大唐梁王朱温篡唐称帝,建立梁国,此后长期与出身于沙陀族的晋王李克用作战,李克用病死后,朱温又与李克用的儿子李存勖战斗。由于朱温暴戾淫乱,任意召大臣家的女眷侍寝,连自己的儿媳妇也不放过,后被他的第三个儿子朱友珪杀死,朱友珪当上皇帝没多久,又被弟弟朱友贞杀死。

大唐晋王李存勖仍旧以唐朝作为正朔,称帝后用“唐”作为国号,灭了朱友贞的梁国。李存勖因喜好演戏,对伶人特别宠信,以致出现了伶人干政这种古代少有的现象,后遭到父亲李克用的养子李嗣源背叛而死,李嗣源即位。李嗣源也遭受了次子李从荣的谋反夺位,李从荣失败被杀,李嗣源也因病去世,李嗣源三子李从厚即位。李从厚当上皇帝后,严厉打击手握兵权的李嗣源养子李从珂和李嗣源女婿石敬瑭,李从珂联手石敬瑭杀李从厚,李从珂即位,又起兵讨伐石敬瑭。

沙陀族人石敬瑭勾结契丹,认比自己小九岁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父,并以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的代价,换取契丹扶持登基称帝,建立晋国,灭了李从珂的唐国。石敬瑭死后,侄子石重贵为继承人,石重贵决定渐渐脱离对契丹的依附,引起耶律德光的不满。耶律德光南征攻灭晋国,并改契丹为“大辽”。

辽太宗耶律德光在中原烧杀抢掠,不得民心。晋国大将沙陀族人刘知远趁机称帝,建立汉国,不久,刘知远病死,其子刘承祐继位。刘承祐年幼,朝政被顾命大臣郭威等武将把持,刘承祐与亲信密谋杀死郭威。郭威举兵反抗,杀死刘承祐,灭了汉国。

郭威在兵士的拥立下称帝,建立周国。在于汉国交锋的几年里,郭威的儿子都被汉国杀害了,郭威病逝的时候,只能由养子柴荣即位。周世宗柴荣雄才大略,四处征伐平定乱世,甚至一度率军突入辽国,收复了被石敬瑭割让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中莫、瀛、易三州,及益津、瓦桥、淤口三关之地。正当他准备向幽州进军时,由于身染重病,只得班师回朝,随即病逝于汴梁,时年三十九岁。留下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

由于梁、唐、晋、汉、周五个中原王国频繁更迭,在朱温、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郭威五位君主的竞相背叛下,君臣、父子、兄弟之间的猎杀此起彼伏,造成国家战火连绵不绝,社会道德丧失殆尽。

北方的辽国得到了后晋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从此中原汉族政权在北方无险可守,辽国便时不时进入中原地区侵伐掳掠,一匹环伺中原的草原之狼已经养成气力。

可以说,石敬瑭一己之私的行为,使战略要地燕云十六州长久的掌握在北方民族的手中,对中原地区汉族政权的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是并不能称石敬瑭为“汉奸”,因为他是北方沙陀族人。

赵匡胤此时在后周任殿前都检点,也就是御前禁卫军最高统帅,兼宋州归德军节度使。

公元960年,在陕西华州西岳华山。时逢当年协助地魁星魂穿的扶摇子真人,也就是陈抟老祖年届九十岁,有一天骑驴下山,沿着华阴县道正走着,就听见路人纷纷传言:“东京柴世宗让位给赵检点登基,改国号为‘宋’。”

陈抟老祖听了之后在驴背上以手加额,大笑不止,一不留神,颠下驴来,周围人纷纷围观,不知是何缘故。

陈抟老祖说道:“天下终于太平了。自古帝王,都比不上这朝天子,一条盘龙棍横扫四百座军州,从此天下姓赵,开三百多年基业,可喜可贺!”

“切!”围观群众四散离去,不理这个疯老头儿。

驴子自由自在地吃草,陈抟老祖也不起身,就坐在地上,回忆年轻时候去龙虎山拜谒第二十代张天师洞玄子的往事。

如今时过境迁,这五十三年来,《推背图》上的谶语、颂诗一一应验。

赵匡胤的亲信和手下将士发动“陈桥兵变”,赵匡胤被“黄袍加身”,逼后周皇帝柴宗训禅位,建立宋朝。赵匡胤登基后,南征北讨,基本统一了全国,结束了几十年的大分裂,成为与唐太宗李世民一样战功彪炳的一代开国皇帝。

开国后,宋太祖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的艺术手段将兵权牢牢控制在皇帝手中,并采取“扬文抑武”的方法和措施,用文官制约武将,限制武将兵权,有效地防止了五代时期武将叛乱不断、政权被频繁颠覆的情况再次重演。

十六年后的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在宫中突然去世,留下“烛影斧声”的历史疑案。他的弟弟赵光义即位,即宋太宗。宋太宗赵光义即位之事疑云重重,民间有传说宋太祖是被他害死的,为了确保政权传承的合法性,宋太宗毫无根据的提出了其母杜太后遗命“兄终弟及”,由赵匡胤传位给赵光义,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

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