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章 第四节 勘误与审核  汉国往事第二部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处讹误。总的来说,传抄过程中产生的讹误率不高,而且绝大部分是由于高强度工作导致的疏忽。楼昫所在小组产生疏漏是零——楼昫对此很有信心。在检查完讹误之后,他们多使了几十枚木片,将发生讹误的牍片替换了下来。

“好啊,这时候可以让韦工过来了。”乐正绫在正室中听说了他们工作的成果,露出了兴奋的神色,“你们现在可以把这些牍片装进箱子,在箱子内再严格按音序排列一遍。然后他们过来编缀,大功告成。”

“刚好,音标表和序也完成了。”天依支着腰,“我这再坐几天,就快椎间盘突出了!”

“小楼,听说你所在组的讹误率是最低的。”乐正绫走到楼昫身前,“你工作的敬业程度真是令人刮目相看,我们也要向你学习。做事严谨周密,真是一个了不得的后生啊!日后如果你们要进入馆阁,我一定会向上面第一个保荐你!”

楼昫听了自己一直暗地恋慕的什正对自己的褒赞,在一瞬间,自己变得口吃了起来。

“这主要还是什正教得好……我素来只是……呃……按什正说的……埋头做事而已。”

“做文献工作相关的学问,我们那边师门有一个说法,如果一个学者要在两个人当中选一个人做徒弟,一个人是聪明但坐不了冷板凳,另一个人是不太聪明但坐得了冷板凳,他一定会选择第二个人做自己的门徒。文献学问要的就是严谨,致密,就算让汉地的大儒来做选择,他们也会这样。何况你是既聪明,又周密。假你以时日,你一定能成为博通中外的第一号学者!”

“什正,您这样说,我真的受不起……”楼昫的心脏跳得飞快。他老是感觉什正是在借着这个机会同自己说情话。

“日后我们完成了这丛词典,每个人的名字是要写在卷首的。”乐正绫说,“这项工作是集体的,每个人在里面发挥的功绩不同,不过我们排列名字,是按音序来排,会加注排名不分先后。不过假以时日,真正有才调的人总会得到他的待遇。希望你再接再厉。”

“唯!”楼昫十分坚定地向她施礼。在春阳的照耀下,面对着眼前这一袭红裙的姐姐,他暗自明确了今后人生的目标——不仅是为了混日子下去,也不仅是要给轻视自己的两位兄长活出面子看,还要为了什正向自己昭示的远大的人生和学术上的前途,为了让自己成为什正希望自己成为的样子努力。若到了那个时候,最好能成为什正后半辈子的依靠,两人生一个同样优秀的儿子。

“对了,还有一件事情。它既是个词典,我们得在上面标页码,以及设置简易的目录。”乐正绫复同楼昫说,“这又会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之后在韦编的同时做。你们要做好准备。”

在听说词典的校对工作完成以后,赵破奴很快就将负责编上韦绳的工匠从长安召集到了通书什的陶院当中。一辆装着绳子和其他工具的牛车被引到了陶院里,工人们随车抵达,乐正绫请他们进屋观察。看到散落在各个箱子里的七八千根牍片后,工人们感到肩上的压力陡然增大了起来。

“真是要劳烦你们一段时间了。”乐正绫十分恭敬地对韦匠们拱揖。

“无妨,能为这部巨著编韦,也是我们的荣幸。”韦匠的头领如是说道,“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开始了。”

随后,工匠们便在箱子前坐成一排,开始在木牍上穿孔打洞,用绳子将牍片们编缀起来。这会是一件非常繁重的任务,乐正绫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能够完成。不过,前来帮忙的韦匠也有十几人,做起工作来应该也会比较顺手。就这八千许牍片,恐怕最终编成的结果,至少两部书中,每部要分出两位数的卷来。

“你们之前都给谁编书?”在工闲的时候,乐正绫这么问了编书的工人。

“给石渠阁的人编书,也给博士们编。每当他们传抄一本书,我们就去编一本。”工匠捋了捋他的八字胡子,“不过在这一次的时间内编这么大部头的书,真是第一步。”

“我们也想把书整得简短一些,奈何这类书籍的体量就是这样。”

乐正绫苦笑道。就算在现代世界,最厚的一类书也是某种语言的词典。如果要把一般词作一个较为完整的整理,至少一千多页是要出去的。

“没事,辛苦的还是你们写书的人。我们只不过是在一个房间里劳动劳动而已。”工匠笑道,“不过这么大部头的书是两个女子负责的,这点让我们有点意外。”

大约这个编书的过程又持续了几日。到二月十四日时,通书什整理出的两本词典已经在三十多人次的合力下大体上成型了。工匠们和通书什的学生一齐工作,前者每新起一卷,后者就添来几根木牍,在上面做目录的工作——为了减少工时,并不具体到词。而天依分别为两部书撰写的国际音标表、序和总目录则单列为了两卷。最后,两部书大体成型了三十卷,加起来十余万言。天依字迹好,负责在每卷书的卷首上签卷名,以及在总序所在卷上写下通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