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第二节 奔驰的骏马  汉国往事第二部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仁嘎乐队奏唱的,国内的大部分蒙古赛马视频,都会用这首歌作为视频的背景音乐。乐正绫并不会蒙语,不过她可以在这个雨天里,将歌曲的旋律轻声哼出来,赞美这位勇敢的车夫。

“可惜现在没有车载音响。”天依听到她哼歌的声音,向她开玩笑道。

“这御者要是身上着了雨,回头染疾,那可能很久都找不到同样好的御者了。”赵破奴看着雨中的那一道车影,转向车逢们,“你们准备了温酒么?”

“备了一碗呢。”

“可以熬姜汤给他喝。”天依建言道。

“你们海国那边以之来防凉?”赵破奴问她,“我光知道姜有通神的好处,还没想到这一层。”

“对。”天依点点头。

赵破奴马上令工匠们用姜制汤。御者刚在大雨中跑完两圈,从骠侯就让军士张起幡旗,指示他回来。

“君侯,怎么了?”御者向赵破奴作揖,问他。他满脸潮湿,分不清是汗液还是雨水。

“来,喝姜汤。”赵破奴向端着姜汁的车工使了个眼色。

那名御者见君侯要给自己喝热汤,想这汤应该是为自己防病的。他接过汤碗之后不敢怠慢,一口气就干了半碗。

“慢点喝,不着急。”天依在一旁道。

待车夫将一碗温热的姜汁痛饮下肚,他二话没说,就重新登回车上,准备之后一上午的行驶。

今天的实验是决定性的。马车能不能较为长久地安全地用,就看今天的这一上午了。天依等人打算一直待在车场里,直到试验圆满地结束。

在观察车辆性能的时候,天依还向齐渊和车工们现场开了数学课,教他们计算材料的密度,并且实地测算了大部分木料在干燥状态下的密度。

天依本来还想向他们说一说力。但是力要涉及到加速度的概念,天依打算之后找个时间再同齐渊探讨。

秋雨的特点是比较连绵。从昨夜起就淅淅沥沥的雨,断断续续地一直下到中午还没有停止的趋向。车辆的最后半天试验便在雨帘中落下了帷幕。御者结束了一上午的劳顿,刚从样车上下来,众人连忙将他簇拥到檐下,脱去他身上的蓑衣、斗笠和披风,发现他还是浑身湿漉漉的。

“是汗。”赵破奴说。军士们连忙将这名御者扶到火边,脱去他的麻衣,让他的上身在火前烘干,随后将一套新的麻衣为他穿上。

车逢和车曾等车匠,还有一些在场的革匠,都纷纷上前检验跑了近四天,在场院内奔驰了四百二十公里——将近一千多汉里的车身。革带和衔接革带和车环的布帛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磨损和形变,但是没有到达断裂的程度。当大家将湿漉漉的石头一块一块地抬下悬吊车厢以后,赵破奴还亲自摇动了一下车厢底板,它还是可以像刚造好时那样晃动的。

望柱和车架由于被铁片和铁牙的加固,整个结构表现良好,没有解体的风险。

“我现在就想试一试坐这辆车了。”赵破奴哈哈大笑。

待上午的实验结束之后,车辆被拉回仓库当中。革匠们准备去制作新的更坚韧的革带,而车匠们即预备在车身风干以后,往上加装车厢。

为了保证车厢的自重更轻,在上午测算了库房中各种木材的密度之后,他们使用了密度更低的松木来代替柳木作为框架,前者的密度是后者的三分之二。这将使车厢的自重变得更轻,更有利于非刚性衔接件们的安全和耐久。

“这可谓是万全之策了。”在听车匠们说了他们安装车厢的计划以后,乐正绫彻底将心放了下来。自己和天依设计的这个悬吊车厢在前面三天的高强度试验中已经证明了它自己,现在车厢实用期间的自重要远低于它试验期间的重量,而且它也不会每小时三十里地去不要命地奔驰,一个时辰就换一批马。赵小姐能够安安稳稳地坐在车子里,从洛阳坐到长安,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辛苦了。”赵破奴对那名正在烤火的御者说。

“这都是为的君侯,还有骠骑将军。”御者笑道,“有新的马车,我是第一个驾驭它的人,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就是试这个车实在是有点费马。”

“费马是肯定的。它实际跑的时候,肯定不需要这么快。”赵破奴一边说着,一边道,“你们这些为这辆车计较的人,待这车上完彩了,都有好事。不知道你们喜欢什么,要不要吃顿饭?”

“上面欲给什么,我们就谢什么。”御者的语言很朴素,“这本来是为公的,我自己原来也有月给。”

“这是我自己的一点心意。”赵破奴看着他和工匠们笑起来,“老夫的女儿怀了孩子,秋时就要乘坐这种车来京。”

听到赵破奴的这番话,大家的神情都严肃起来。原来这辆车并不止是给骠骑将军和坐不动车的官员坐的,从骠侯如此关心这辆样车的情况,还同他的女儿有关。

“能为从骠侯为事,我们都觉荣幸。”工匠们向他行礼。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