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阿绫和其她工友的关心,两个采购员都为自己在这个工坊里做事感到光荣。虽然她们之间都是老熟人,工场开起来之前就已经相处接近一年了。
大概到了九月廿一,在女工匠们的搭助下,灶上搭架的大锅被七手八脚地搬下来。这锅已经充分地烧了两天,前些时日参与参观制纸作坊的两个女工用木杵检查了一下里面的麻料,确定它们已经足够熟烂。这一步的目的便是离散植物的纤维,让它们均匀地分布在纸浆中,以让纸张的质地柔软下来。作坊工人们在炉灶旁边加的几个排气塞,也是在这几个月的试验中产生的。可以说在元狩二年,天依和阿绫一道见证了这项技术的进步,从摸得凹凸不平、只能作卫生用的麻纸开始。真正合用的,质地均匀、便于书写的麻纸的出现,就同成熟的蒸煮原麻的过程离不开关系。
女工们进一步将麻料打散,捣烂,将它们下在各个水池当中,并加一定量度的水。这个量也是从工匠们那学来的为了保证女工们能够准确复制他们的定量,连水池都是按关中麻纸作坊里的尺寸原模原样地修建的。阿绫和几个泥瓦工还在水量上下了功夫,在参观作坊的时候用皮尺量定了他们加水的高度,回来在同样的高度上刻了一道明显的凹痕。
加过水后,女工们又拿着杵棒在各个水臼里搅。在石磨的帮助下,前几日购进堆积的黄檗也被榨烂成汁。她们将这些汁液一勺一勺地控入池中。很快,臼中的纸浆就呈现出一种泛黄的颜色。
“不知道加这个量够不够。”天依一边帮忙搅着纸浆,一边说,“历史上的黄檗纸不知道是用多少黄檗的,这个量我们控不得。”
“控不得就控不得吧。”乐正绫道,“反正现在我们需要的不是这个。等我们将这批纸造出来以后,我们就往出卖。就说是加了黄檗,能够驱虫。至于事实上能不能驱,那要等长期才会知道。那会就不关我们的事了。”
“这么说好像也在理”天依歪起头来。
“我们近两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准备同筠儿见面了。这个做工的事情,熟能生巧,只要第一批制出来,第二批就简单得多。”乐正绫笑了笑,“重要的是你如何面对那个莫公子。”
“对。”天依直起身来,将杵棒支在臼边,“和赵小公子说的那天越来越近了。他说的是五天,我们现在是第几天来着?”
“不用管,廿二日就是宴饮之日。我们现在不是廿一日么?”
“时间过得真快啊!”天依这才反应过来,“前几天光顾着瞎忙了。”
“没事,我们还有一天时间。你给她准备什么礼物?”
“礼物早就送过去了,就是那辆车。”天依撑着下巴,“这个礼物就已经够重了。不过明天确实还需要一些伴手礼之类的,如果这个时代的礼仪对此有需求的话。”
“麦芽糖!整点冰糖葫芦。我们同晏柔妹妹一块熬。”
“那是小公子说过的。我们的话肯定不止要准备吃的东西。小公子要送糖葫芦,那我们山楂可以送,这水果适量吃对有身的人好。最好还有香囊什么的,或者这市面上长安的特产。不过长安一带作为陆海,自古以来就是产粮的,我们总不能把几束麦穗当作赠礼吧?那种是只存在于史书上面的高光行为,在实际生活里面也不一定为人接受的”
“我想想办法。”乐正绫揉了揉额头,“伴手礼的话,霸陵应该有卖它的市场。不如我们下午去市上一趟,给筠儿挑一挑,看一看。”
“可以。这种小礼物是礼轻人意重的,我们买回来也可以自己动动手,给它加点点缀啊、装饰啊,之类的。”
想了一小会儿,天依说:
“筠儿平日里最喜欢字。我已经想到要买啥了。我们就买一张漂亮的绢帛来,在上面写上字,我用不同的字体来写。让她见见我们海国的书法。”
“这个好!你不之前就是筠儿的老师么?老师送学生这个,刚刚好。”乐正绫看着外面的檐雨,“那午后我们出去。”
第三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