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吃早饭去。”天依的眉头松下来。
当她们从府门口走回院落时,仆侍们已经在房间里准备好专为赵筠做的羹饭了。天依和阿绫则从工坊那边将自己那一份早饭端过来,同赵筠一块会食。这顿大年初一的早饭和昨夜的盛宴比起来,有如大殿后面的园林小品。前者用材丰富,场面宏大,让人眼花缭乱后者则能让人在高潮之后专享一种细致的味道,用亲近的尺度贴合人,平平淡淡才是真。
不过面对面前的牛奶小米粥,赵筠反倒食之无味。她只想快点将早饭吃完,结束这个进食的过程,早点看到洛姐姐前天说好要画的描写海国生活的画。
“小姐,您慢点吃。”旁边的侍婢提醒道。
为了不让侍婢操心,也为了孕期稳妥,赵筠只能将自己的进食速度放慢。不过她还是期待着这件事。一直到三人都将早饭用毕,她才向天依发问:
“洛姐姐,能把那些画拿过来了么?”
“可以。我们前两天可画了不少呢!”
天依起身,走回自己的房间里,为筠儿拿来一叠白纸为了绘制方便,也为了呈现出来的效果,她还是没有用女工们制的黄檗纸。这些白纸上面画着各种赵筠从来没见过的物事,乍一看好像若干个几何图案组合堆叠起来。同时,考虑到毛笔作为软质笔,在绘画的时候没有很好的效果,她们画图所使用的笔是用羽毛简单制成的。在辅助绘制的时候,天依还使用了木尺。
首先在赵筠脑内形成印象的就是这幅画并不像自己在府中看过的画一样那么平,而是很明显是有点像肉眼看到的景观的。画中的视角似乎是站在一个山坡上往下俯视,首先映入赵筠眼帘的是许许多多的方格。但是这些方格中间都架着一个叉,像汉地一些窗户的窗棂一样。下面好像有一些水,看得出来这是一座桥,这些方格都摆在桥的两边。上面好像一个路面,上面是许多小方块,下面则是厚重的桥墩。所幸,这个画是近大远小的,随着路在画的下方变大,那些小方块也形成了形状。
“为了方便小姐看,我还把人画上去了。”
“人?哪儿呢?”
天依指了指桥上的一个小小的竖线。赵筠这才体会到此桥的体量,吸了一口气。
“这就是你同我和廖哥哥说的那个大铁桥?这些叉就是铁骨么?”
“是。这是我们那边有个城市叫武汉市的,那个市横跨江岸,有一千万人,那儿有个跨江大桥。桥长四里,上面是行汽车的马路,宽十一丈,距江面高四百尺,修成距今快七十年了。”
“果真这些车都没有牛马,后面我看像庖厨里那个灶道一样飘着一些烟。这画的是烟吧?”
“是。这就是燃烧那种油冒出来的烟,驱动汽车行驶。”天依又指向下面的铁道,“这桥有两层,上层是马路,供汽车走下面是两条铁轨,可以两面行列车。”
“就是马拉的么?”生活在汉代的赵筠对轨道这种东西并不陌生。听父亲说,前朝就在某地用木材修筑过轨道,马车两轮在上面,马比较好跑。不过路修得不长。
“不是马拉的,当然一开始是马拉的,不过后来先是烧煤的,后来是烧油。现在已经用上班天氏的电了。”天依将另外三幅次第画着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的图拿上来,“这些就是不同的列车,也叫火车。有轨道才能行驶,但是好处是轨道比较光滑,轮子在上面很容易滑动,所以一台机车能拉动后面十几节车,有时候车长就好几里。”天依介绍道,“我们所在的那个海国控地虽然广大,有万里之大,但是全国都有这种铁轨,货物和人最多只要两日就能从最南周转到极北近年又能制单块就长几里无缝的轨道,车的速度就进一步快。按汉地的尺度来衡量的话,普通的列车从长安到洛阳只要一个半时辰,用那种快车只需要半个时辰。万一战时有变,不出几日,几十万人众兵器都能部署到一个地方。”
“那得耗多少铁啊!”赵筠叹道,“上万里的铁轨。不过前年就知道洛姐姐来的地方是能用铁铸桥的地方,一想到这,好像也没什么奇怪的了。”
“都是发展起来的。一百年前,我们那边也没有多少铁桥。”
“再看看别的。洛姐姐,你们有没有画你们住的地方?我想看看海国的城邑、乡村,还有你们的家是什么情况。”
“这画着都有呢!下一张就是我和阿绫住的地方了。”天依依次向赵筠展示着画纸。倘若此时有雕版印刷术的话,她们这会画的图可能还能印成画册,出版出版。
第二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