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一石二鸟  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汉初平元年正月十四日,司隶洛阳县,皇城,相府。

董卓面色铁青地坐于阁中,手上青筋暴起,捏碎了掌中的茶碗,似乎气愤至极。

他身边的众人皆噤若寒蝉,不敢言语,生怕触怒了他,横遭不测。

一连两日,董卓收到了两个坏消息,皆是因为刘辩。

第一件,刘辩鸩杀李儒,携着他的令牌调禁军逃出生天。

第二件,刘辩将董越赶走,占领了弘农城。

董卓对于李儒和董越的死活并不在意,他在意的是那个被自己从帝位上拽下来的小子竟然学会了忤逆,跳出了自己为其安排好的命运。

他脑海中想象着刘辩那在夹缝中努力挣扎的身影,赞叹后者如今的勇气。

董卓至今还记得刘辩在北邙山下被自己迎驾队伍吓哭的模样,语无伦次,懦弱胆怯,与谈吐清晰、不卑不亢的刘协相去甚远。

当时他便有了换一个皇帝的想法。

况且一直照顾刘协长大的董太后与他同族,利于他掌权,何乐而不为呢?

“天下人应该感谢我,为他们找了一个好皇帝。”这是董卓心中的想法。

他认为自己为天下做了一件大善事,理应获得相应的礼遇,包括他现在所享受的一切。

而当他手握权力,掌握了生杀大权的时候,心中的黑暗被慢慢勾起,唤醒了他原本的模样。

刘辩跳出他安排好的命运,被他视为一种忤逆,而他最讨厌忤逆。

董卓沉吟片刻,戏谑地笑道:“立刻进宫,让陛下下旨,弘农王行刺陛下未遂,逃出洛阳,欲在弘农县举兵反叛,命中郎将李傕带兵征讨。”

然后,他命人将马牵来,立刻进宫请旨,吕布、李肃两人亦伴在身侧。

他在马上冷笑,自言自语道:“刘辩小儿,你以为到了弘农就能逃出我的手掌心吗?看谁敢支持你这个叛王?”

董卓这个主意可谓异常狠辣,不仅可以名正言顺地进攻弘农,还能断了某些人想以弘农王名义起兵的念想。

“相国的主意一石二鸟,真是秒不可言。”李肃闻言,由衷地赞道。

……

皇城,濯龙苑。

刘协自被董卓扶上皇帝之位,每日生活依旧,仍有大把的闲暇时光。朝政皆由董卓一人把持,大事他做不了主,小事也不用他知道。

他就像是董卓的一只提线木偶,是后者一切暴行合规化的工具。

此时,他正在濯龙苑中静坐,视野中突然出现了一个让他惧怕的人,破坏了园林景色的美感。

他身为一国之君,却不得不起身迎接来人。他望着眼前身材有些臃肿,面带笑意的董卓,恭敬地问候着对方。

等到董卓讲明此行的目的,他心中有些为难,尝试性地问道:“相国,不能饶了辩哥吗?”

尔后,当他看到后者眉头紧蹙、脸上横肉拧在一起的模样,知道此事根本容不得他不同意,只得改口道:“好,我这就下旨。”

片刻之后,董卓满意地带着圣旨离开,他又重新获得了片刻的安宁。

冬日的寒风被皇宫的高墙隔绝大半,亭中燃着碳火,刘协披着一件裘衣,仍旧感觉有些寒冷。

天空中雪花飞舞,他望着这些世间最纯洁的存在,任思绪飘向远方。

“陛下,天气有些凉了,我们回去吧。”天气有些转冷,刘协身后一名年轻的宦官关切地说道。

他心中清楚此人是董卓派来监视他的眼线之一,这些关心多半也是虚伪的逢迎。

他有些羡慕逃出宫去的刘辩,即使只有那么一刻能够自由自在,也比一生做傀儡要幸福得多。

其实,刘协对刘辩的感情一直都比较纠结。

一方面,他的母后王美人为刘辩母后何氏鸩杀,另一方面,刘辩从小待他非常好,就像一个大哥一样。

他心中为刘辩祈祷:“希望你能活下来吧。”

刘协用手接了一片雪花,却是未曾见过的七角形,他叹了一口气,淡淡地说道:“我们回宫。”

“起驾,回宫。”

……

皇城,街巷。

“弘农王行刺陛下未遂,逃出洛阳,欲在弘农县举兵反叛,命中郎将李傕带兵征讨……”

一位儒生打扮的中年人正对着告示发呆,他脸型周正,横眉怒目,一身正气,端是一个清正之人。

他小声怒骂着:“一派胡言,弘农王被囚禁在永安宫,如何能行刺陛下。况且他还是一个小孩子。”

一名蓄着络腮胡的中年人将他拉走,言道:“这恐怕是董卓为了抓住弘农王编造的理由吧。公达,今日伯求大人邀我等相聚,不知所为何事?”

他突然想到了一些事,满怀歉意地说道:“公业,我想起今日还有事,替我向伯求大人道歉。然后转告他,最近形势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