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收复湖陕(上)  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高顺挺枪向张璋攻去,让后者从逃出生天的轻松中清醒过来,认清了现实。

高顺并不准备给他一条生路。

他认清了形势,心中反倒不再惊慌,毕竟他也是经历过黄巾之乱、十常侍之乱的一军之将。

他二十一岁开始追随何进,那时何进还在颍川太守的任上。然后,何进拜侍中、将作大匠、河南尹、大将军,他一直跟在何进身边,从侍卫升至校尉、骑都尉。

其实,他一直觉得骑都尉的官职有些低了。直至何进被人杀害,他也未能再进一步。

后来,董卓进京把持朝政,他率部投靠了如日中天的董卓。

今日,刘辩跟他提起何进,他并不以为意。因为渠穆为他亲手所杀,为何进报了大仇,今生已无相欠。

张璋瞧着袭来的高顺,心道:“休要在年轻人面前失了体面。”

他从腰间拔出大刀,向高顺冲去,他还算有些实力,从军多年,一劈一砍也不是花架子,倒是十分实用。

两人刚一照面,张璋拨开高顺的长枪,刀刃顺着枪身砍向高顺握枪的手。

高顺见状完,长枪在空中顺时针绕了一个大圈,荡开大刀的同时,一枪刺向张璋脖颈,速度极快。

张璋收刀回救,将将挡住高顺刺来的长枪。又斗了十余回合,他被高顺一枪划伤了右手,兵器也随之落地。

高顺眼中没有怜悯,一枪刺向张璋胸前,这名老将的生命走到了终点。

他击败张璋之后,并未带着他的尸首回城领赏,而是将尸首提到马背上,一人一骑往陕城赶去。

……

弘农城北门

梁宇见张璋率两骑逃脱,本欲继续追赶,却见高顺一骑紧追不舍,后者平淡地对他说道:“梁将军,你先押解降兵回城吧,张璋就交给我了。”

今日高顺阵前连杀三将,逼退敌军,出尽了风头,梁宇心中有意成全他再建功勋,便不再继续追赶。

他打扫完战场,命人押解着俘虏回到了弘农城。

此次张璋共率领两千名军士,逃跑时折损了五百余人,剩下的全部被梁宇、曹性、秦远三将俘获。

刘辩命人让这些军士聚集到一起,说道:“汝等大多是大将军旧部,本王不愿为难汝等,愿收至麾下。汝等若不愿,可自行离开。”

说着,他命秦远和曹性给众人让开了一条路。经历了前次西凉兵行刺之事,他已经明白降兵若不是真心效忠,强行留下有害无利。

秦远、曹性两将率人退开后,几名士兵小心谨慎地离开了,众人见他们安全离开,从之者甚众。

最终,一千四百余名降兵留下的只有八百余名。

众人皆言:“王上,我等皆是大将军旧部,愿誓死效忠。”

虽然留下的人比想象中少一些,但刘辩心中并不觉得可惜。他望着城门下一脸真挚的军士,对皇甫元说道:“皇甫将军,去接收你的士兵吧。”

皇甫元已经被他任命为虎烈校尉,如今却还是光杆司令一个,皇甫家在大汉颇有威名,将这些降兵交与皇甫元正好。

皇甫元闻言心中颇为感动,答了一声“诺”,便走下城门,去接收他的士兵了。

处理好这些降兵,刘辩又对曹性说道:“修明,伯平应该是去陕城了,你带麾下士兵速去支援他,顺便将他麾下士兵也带上。若攻下陕城,本王任命他为陕县令。”

然后他又命梁宇带人去盯着刚才离开的那些士兵,以防他们滋扰乡里。

做完这一切,刘辩找了一个地方坐下,等伍孚和张辽回来。

皇甫嵩见到刘辩刚才的一系列处理方式以及命令,颇有些眼前一亮的惊艳。他已经成长为一个成熟稳重,仁德果敢,统兵一方的诸侯。

皇甫嵩有些激动地看着他,将几日来一直憋在心里的话讲了出来:“老夫有幸见到王上成长,心中甚是欣慰。先帝在天有灵,大汉无虞。”

刘辩闻言,起身对皇甫嵩说道:“小子身上还有许多不足,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他身后的荀攸、华歆、皇甫贤三人见刘辩不骄不躁、谦卑恭谨的模样,心道:“皇甫老将军,我们王上怎么样?是不是很惊喜。”

不一会儿,伍孚和张辽带人返回,禀报道:“王上,我们按公达先生所言,追了吴匡一路,将他向南赶去,并未害他性命。”

吴匡虽是何进旧将,对刘辩也算客气,但亦不能留他在弘农,只好将他赶走。

然后刘辩命伍孚和张辽回城休息,他又将秦远和皇甫元唤至身前,说道:“伯瞻,本王命你去拿下湖城,若拿下湖城,你为湖县令。坚寿,本王命你去协助伯瞻,你可愿意?”

他之所以命皇甫元一同前去,也是见皇甫元寸功未立,给他一个机会,顺便在新得的手下面前表现一番。

皇甫元何其聪明,自然晓得他的用意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