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六章 我的箭呢……  无影界之象神传说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何说起?”易家三爷反问一句:“你真的一点儿也不知道?”

林德箭不由得紧张起来:“我应该知道点儿什么?”

易家三爷伸出右手食指转着自己的白胡子:“林小子,你要是这种态度跟我老人家说话,老头子我可就不愿意搭理你了啊。”

听得此言,林德箭几乎确信这老头儿知道些什么,但有些事情自己可以默认,却不能主动说:“三大爷,您老别跟小子一般见识,即便小子知道点儿什么不该说的,也不能跟您老说啊……咱刚才不是在说那儒门的霸道吗,怎么又扯到奚家老爷子身上了?”

易家三爷似笑非笑地盯着林德箭看了一会儿,似乎在确定他说的是不是真心话,然后才停下了自己的手指双臂交叉抱胸说话:“有什么该不该说、能不能说的,跟老头儿我无须打这些个哑谜。呵!也不想想老头儿我是干什么的。”

如果这会儿让林德箭摸着良心说话,他一定会说:三大爷,那您老到底是干什么的,跟小子说道说道?

只是林德箭没那么楞,嘻嘻一笑赶紧趁机问出了一个他憋了一年多的问题:“三大爷,您说这奚家,他们也是修仙者的圈内人?那他们现在这样算是落魄了,还是有别的图谋?”

易家三爷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有些不知道该不该开口。其实老头儿犹豫的主要原因是不想给自己和家族惹麻烦,不过既然话头是自己提起来的,不解释一下也不合适。而且瞧着林德箭应该是已经知道了些什么,相必是奚家没怎么隐瞒内情,所以自己多嘴两句也没什么。

“这奚家,应该是千年之前儒门的最大威胁者与反对者的墨门之后。”

墨门的祖师墨翟子最初也是儒门的门生,只是出身贫贱的他,打心底里反感儒门建造出一堆阻碍民生、发展的种种教条把上上下下捆得死死的,还把人划分为三六九等的处事态度。他认为儒门的思想听起来光彩夺目引人入胜,操作起来却把农桑百姓至于无止境的痛苦之中。后来干脆退出儒门自寻出路,最终创建墨门,一时风头无二,光芒甚至盖过了儒门和道门,气得脾气耿直的儒门亚圣几乎要骂娘。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本来应该是学术流派上的大好事儿,可是提出这句话的人本身就对墨门有着根源上的仇视。而这仇视的根源在于儒、墨两门在俗世中所代表的利益阶层的天然对立。这种天然对立,让逐渐势大的儒门越发的忌讳和忌惮墨门,所以一旦寻到机会就马上对其镇压、消灭。

而除此之外,墨门的修炼之术特点也决定了儒门不得不对其忌惮无比:

儒门修炼的最大特点是入门容易提升难,对修者天赋的要求比其他门派更高一些,毕竟儒门创始之际人才济济太过辉煌,将儒门的格调拔得过于高妙了。所以儒门虽然“修者”众多,但高邈者极少,也因此才没有被其他门派高人视作威胁。而墨门的始祖本就是立足于穷苦、战乱的当下,无视享受、不顾生死、为寻求救世之道不惜牺牲自我成就大道,所以创造出的修炼之术能够直接激发人的潜能,不求每一等级都能享有百年之寿,只要有足够资质就能够在很短时间里达到人生力量的巅峰,无须哆哆嗦嗦地苦熬日子以求长寿。

最重要的是,墨门始祖并不歧视每一修炼资质的人,为他们制定“木工石艺”、“问道争锋”、“求证天地”等各种发展方向,从方方面面为百姓争取利益,自然获得了最大多数的“农民”、“普通人”的支持,强势反扑之下,光耀当世自然无可辩驳。

想象一下,一个乱世之中随地可见的穷苦之人遇到儒门之人,被他们评头论足一番飘然而去,据说是去为了改善这个地方的人的生活水平而努力了,而这个人遭遇了饥饿、疾病和尴尬,却几乎等不到“专门”为他争取来的福利。而同样是这样的一个人遇到了墨门中人,被他们以最快的速度端上吃食、热水,找来草药、巫医,然后等身体恢复一些之后,还可以根据他的个人情况选择未来前路:种地,还是跟随墨门?修炼,还是学习手艺?问道,还是求证天地?这么多选择之下,只要他不是一坨烂到糊不上墙的人,终归能找到自己发光发热的地方。

是你,你跟谁?

……

如此强大的墨门,最大的短板就在于高端力量太少。即便是最为墨翟子看中的秦古力,也不过是中上之姿,在始祖墨翟子离开后收拢不了庞大的墨门,导致墨门就此分裂开来。而后世在没有出先过如始祖一般才冠当世力压一方的钜子,日渐衰微。

尤其是近千年以来儒门大兴,对于这个墨门这个“叛徒”和“宿命之敌”更是各种打压,无所不用其极。若不是怕引起天下流派公愤,几乎没有了修炼传承的墨门怕是早被扔进了历史的漩涡里。

但是,真正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古老家族都知道,墨门并非只有一群“不惜寿命换修为”的执拗疯子,还有一群依靠炼体功法就可以仗义行侠的墨门墨侠。墨侠没有修炼资质,但是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