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 王仲宣品茶识英雄  三国风云之步步沉浮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正旦宴会尽数散去,王粲一首诗赋尽出,道出乱世凄凉,可谓满座皆惊,奈何惹得刘荆州不喜,百官们去而避之,唯恐与其为伍,遭人误会。

而王粲也不以为意,将一壶酒饮尽,独自一人踉踉跄跄地出了府门,径直往襄阳的落魄小宅而去,短小的身影有点凄凉与落寞。

当年王粲与族兄王凯俱南下避难荆州,刘表便将他们奉为上宾,而后刘表欲以女儿许配予王粲,然嫌其貌寝丑陋,遂将女儿转而许配给王凯,往后王凯荣升襄阳郡丞,青云直上,乃刘表的乘龙快婿,而王粲却只成为荆州牧府的幕僚这一闲职,待遇简直是云泥之别,使得才高八斗,心高气傲的王粲如何忍受得了?

想当年,他的曾祖父与祖父均为大汉三公,父亲王谦乃大将军何进的长史,可谓出身官宦世家,身份尊贵。

不仅如此,王粲本身也是天纵奇才,少年时代便深受当世大儒蔡中郎(蔡邕)所赏识,这样的显赫家世,才华纵横,又不曾受过许多挫折的人,自然会带上几分傲慢与张狂,而今对于王粲的处境来说,天下动荡,家族湮没在战乱之中,落难的凤凰不如鸡。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待王粲在襄阳蹉跎数年,才看清了局势,明面上刘表是当仁不让的荆州之主,乃朝廷册封的镇南将军,荆州牧,成武侯,可王粲心知肚明,荆州并不是由刘表一言而决,说白了与这些荆州世家大族共治荆州罢了。

南郡蒯氏,襄阳蔡氏,江夏黄氏,襄阳庞氏,另外习氏,文氏,邓氏等荆州世家大族,都各自把持着荆州的军政庶务,乃至荆州的方方面面,今日堂下外来的北地士人难不成皆是无能之辈?非也,不过是在这些荆州世家大族的压制下,难以出头而已。

奈何刘表并非雄主,年纪渐长后,早无昔年单骑入荆州的豪情,他容不得失去荆州的安定,若趁着袁曹官渡相争之时,借助这些外来的北地士人慢慢融入荆州官场,与荆州世家大族的势力形成平衡,彻底将荆州大权攥在手中,修耕植,练甲兵,禀粮仓,不出数年,便可东出与群雄并争天下。

唉!刘表雍容自守于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可如周文王般自规,在荆州避难的士人,皆为海内俊杰,而刘表不知所任,来日何人愿扶保幼主,保住荆州基业。

而郁郁不得志的王粲只能哀叹自己的怀才不遇,生不逢时,一腔胸中抱负难以实现。

出了镇南将军府,暮色降临,王粲在一名随从的搀扶下,缓缓向城南的小宅院走去。

“仲宣先生且慢。”时值黄昏,正在半路上晃晃悠悠走着的王粲,忽闻身后有人在喊他的名字,驻足停留,回首一看,发现竟然是在正旦宴上大出风头的公子刘琚,此时的他正在躬身作揖,一副谦卑状。

王粲左思右想间,心中颇为受用,他恃才傲物不假,但终究是世家子弟出身,待人还是知礼的,忙收敛起醉酒的不雅之态,拱手回礼道:“原来乃琚公子,不知琚公子唤在下所为何事?”

“呵呵!先生勿怪,在下唐突了,琚仰慕先生文才久矣,适才于筵席之上闻先生赋诗一首,忍不住拍案叫绝,若蒙先生不弃,琚欲请先生到我府上一叙,以尽我思慕之情。”

刘琚态度谦卑,一副礼贤下士之姿,瞬间赢得了王粲的好感,王粲也不便拂了别人的好意,郑重地拱手回礼道:“固尔所愿,不敢请耳。”

“先生,请!”

晚冬,夜凉如水,繁星寥寥。

夜色恬静幽雅,青苇席沿着凉亭而铺,当中摆上一案几,上面放置着各色茶具。

“此茶具乃我特地寻来,荆州之人善品茶,在下略通茶道,而今先生美酒解忧,醉意浓浓,故而煮茶一壶,以茶醒酒,我等彻夜长谈如何?”

王粲头戴高冠,身披儒袍,挥袖之时,有徐徐酒香飘来,显然醉意不浅,面容虽依然清瘦,却平添了几分洒脱之气。

“哈哈哈!如此雅致高趣,唯琚公子也,在下奉陪。”

刘琚跪坐于蒲团之上,闭上了眼睛,细闻耳际之风,暗闻呼吸绵长,随后徐徐开眼,淡淡一笑,面向王粲一揖,修长如玉的手指逐一拂过各式茶具,当即生火调水,拔茶煮意。

少时,茶水已滚,刘琚踮起鹤嘴壶,浅浅斟得一盏。

茶水碧透,王粲双手持盏,徐徐一荡,刹那间清香四散开来。

清香之茶可以去除疲劳与酒意,王粲浅饮一盏,神情缓缓变得清醒,刘琚为满上一盏,浅浅一抿,味道浓淡相宜,清香缕缕,萦绕于心。

刘琚品完茶,将茶盏搁在案几之上,扶着案角,凝视着王粲笑道:“先生,说来你乃山阳高平人氏,倒是与琚有同乡之情。”

刘琚端起茶盏,遥敬道:“今日无酒以尽兴,琚在此以茶代酒,敬先生一杯。”言讫,将茶水一饮而尽。

王粲乃七巧玲珑心,不动声色地问道:“哈哈!公子盛情,粲愧不敢当,然公子请我而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