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  皇子河水向东流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度并不上心,说归说,做归做。做生意的人都知道有同行没同利呢。

日子虽然苦,但是仍旧要过下去,这就是最基础的生活哲学。守喜家的农机配件门市总是一年中休息时间最短的,过了初二就打开了门。一天也没有顾客,不过这到不影响守喜开门的决心,反正在家也没有什么事情,不如在路边看看人,散散心。

正月初三,年味正浓,空气中仍旧弥漫着鞭炮的火药味。大路上,串亲戚的车辆来来往往,大箱小篮捆在车上。好不热闹。像往年一样,守喜早早打开门,搬着小凳子坐在门口晒太阳。不知什么时候,尚伟业站在他的跟前。

“新年好呀!”

“新年好!”

两个人不免俗套地彼此问候着。守喜对尚伟业的突然到来感到惊奇,按照往年的习惯,他都是过了初六才过来开门的。

不用守喜问,尚伟业表明了来意。他说,春节的时候他跟家人商量了一下,他们准备去新疆做生意呢,亲戚说那个地方挣钱快,他们也想去试一试呢。

守喜吃惊地看着尚伟业,在他看来,守着这么好的生意不做,又跑到新疆出幺蛾子。这事不合常理的,最起码他是不理解,也不支持。他惋惜地说;“真走呀?这可冇人跟俺胡侃了呀”。守喜表达着自己的惋惜之情,尚伟业也有这样的顾虑,害怕到那人生地不熟的,连个胡侃的伴儿都找不到,这该多郁闷呀。

守喜知道,这是人家的家事儿,自己也不能多言,只能祝福他。他能从尚伟业的言语中感受到不舍,不过成年人应该以事业为重,这是他们突破不了的底线。

两个人点了一支烟,坐在板凳上吸起来。一支烟吸完,尚伟业扔掉手中的烟头,说“俺今个来主要是给你说个事,俺想问问你俺的门市你干不干?要是不干的话,俺再找其他人嘞”

听到尚伟业的话,守喜差点被烟呛了,他夹住香烟说:“干,就是不着能干好不能?”

尚伟业一听守喜的话,笑着骂了一句:“屁嘞,这是啥高科技,还能干好不能,俺初九才走了,俺带你干几天,你全都学会了”尚伟业挠了挠头接着说:“放心吧,老哥,你学会了俺再走,这生意托给别人,俺也不放心嘞”说着,嘿嘿笑起来。

守喜也笑起来。守喜笑的有点僵硬,他的脸上好久没有出现过笑容,似乎遗忘了笑的本领。尚伟业打趣地说:“哥嘞,还以为你不会笑呢,笑起来真难看”

听到尚伟业的评价,守喜的心里彻底放开,他哈哈大笑起来,他现在才感觉到,笑过之后,浑身轻松。

守喜让尚伟业看着门,他跑到门市西侧的家中把锦程叫到门市,他要让她一起来见证这重要的时刻。

待锦程坐好后,尚伟业给锦程重复了一遍自己的想法,锦程也听得激动万分。她也对这个饭店充满了期待,之前听尚伟业说过这饭店是对半利呢,这可比他们这门市三天卖两个配件来钱快得多,机器不能天天坏,谁能不吃饭呢。其次最吸引锦程的是不到三千块钱的费用,这些钱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按照现在的行情来说,这绝对是亲情价。

几分钟的功夫,三个人便达成了初步协议,明天早上就可以开工,守喜和锦程都跟着尚伟业夫妇学上几天。

虽然有配方,但是做饭绝对没有那么简单,正如你知道所有调料,但是掌握不了火候,这饭你还是做不好。接连几天,守喜和锦程卡在了油条上,他和的面怎么也炸不出来外焦里嫩的油条。用尚伟业的话说,这不是油条,而是孙悟空的金箍棒。眼看着尚伟业要离开,守喜有点着急。锦程倒是想了一个变通的办法,油条炸不好,那就烙饼吧,干嘛利用着急短处摒弃长处呢。中午的刀削面可不是一两天功夫能学会的,守喜尝试了几次,按照尚伟业的指导,一条面竟然晃晃悠悠缠在了脖子上,从远处看,像香港电影中黑帮任务脖子上的白色围脖。这一幕惹得大家笑得直不起腰,同时也打消了守喜自己当老师儿的念头,他决定先聘一个老师儿先干着。

接二连三来了两三个老师儿,守喜都让他们展示展示自己的才艺。一套程序下来,守喜就直接拒绝了两个,这简直的半吊子呢,和面活的硬邦邦,这哪里能难做烩面呢,喝疙瘩汤倒是不错。第三个老师儿倒是让守喜眼前一亮。十七的年纪,但是会拉面、烩面、刀削面。要按照守喜的当初的设想,他可不想去招惹嘴巴没毛的孩子。半大的孩子跟他儿子一样,没吃过苦,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生活,更不知道生活对他们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不过,现实和理想之间总得选一样。

守喜和锦程暗自佩服这个在厨房摸爬滚打了好几年的半大孩子,在他们的认识中,孩子终归是孩子,守喜和锦程不知是出于对孩子的同情和怜悯还是对儿子般大小的厨师的照顾,除了面上的事情,其他的活都不让他干。即便是刷面缸这厨师分内的活,,锦程也抽空替郭和桥刷的干干净净。邻居们都笑话守喜,说他们俩是给厨师打工的,说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