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写诗的人很少,绝大多数都是汉乐府民歌,比如以汉高祖刘邦所著《大风歌》等为代表性的楚歌。
当王匡的四句诗念出后,同行的七位农监纷纷驻足,摇头晃脑,似在回味。
良久后,纷纷抚掌叫绝。
“君子大才!”边长云当先称赞道。
王匡微微摇了摇头,这首诗共有八句,他只说出了其中四句。
“这边种的都是粟子吗?”王匡半蹲着,望向眼前的农田,右手从地上握起了一把黄土。
黄土有些松散,虽春季到来,土地解冻,但里面的肥料几乎没有,期望它能长出高产的作物,完全是痴人说梦。
“不瞒君子,按照上吏要求,在我长安等地,大部分种植的均为粟子,我长陵亦不意外。”
“那各作物亩产几何?”
“根据过去几年的统计,栗子每年的亩产基本在二至三石,南边的水稻产量约在两石半左右。但,这两年的天灾,君子当知,根本达不到这个要求。”
王匡站了起来,让手里的黄土随风吹散落地。
《汉书·食货志》有言:“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百之收者不过百石。”
一石约有三十公斤,而另一方面,大汉的一亩地,相当于后世的零点七亩左右,根据边长云的描述,一亩地差不多能有六十三公斤就算好的了。
和汉书中的记载一一对照,倒也相差不多。
再根据《汉书·地理志》中的描述,西汉末的时候,经过户籍普查,大汉的人口大约有五千余万,农业人口就足足占了五分之四,有四千余万,粗略的算下来,一个农人的年产量大约在一千三百斤左右,平均下来,每位大汉人能分配到的粮食就更少。
王匡和几位农监边走边说着话,这也是他第一次认真考察除了王家庄以外地区的农业发展,感想颇多。
粟在雨雪的融化滋养下,已经渐渐冒出了头。
“我记得元十二年,朝廷曾统计过大汉全国的耕地面积,已增至八亿二千七百余万亩。而在武帝后期,全国也不过是一亿多亩左右,难道说所有的土地,都如同眼下这般贫瘠?又怎能长出高产作物?”
付君及其他人眼中的异色一闪而过,说实话,他们这些农监,直到现在也不知道大汉的农业现状,土地耕种面积更是不知,而这位农监长能够随随便便的说出口,肯定是下过了功夫。
他们自是不知,这位“博学”的农监长,也仅仅是前日让仆人拿了上林宛的农耕地图,还看了些农业记录,才赶鸭子上架的。
几人的脚步不知不觉慢了下来,垂首认真聆听。
说实话,对于农业耕种他们也是有点兴趣的,也仅仅是有点。毕竟这些农业模式,自先秦,乃至大汉立国以来,便一直存在着,祖宗之法不可变,这种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不存在什么改变不改变的。
此时正值初春,除了一些农人在补耕栗子外,也有些在开垦荒地,王匡甚至有两户人家已经用上了他十几天进献的曲辕犁。
但普及程度并没有达到预想,一是铸造材料之昂贵,虽有朝廷补助,但也并非所有农户能购买的。另一方面是制造工艺的复杂,这是由落后的生产力造成的,让曲辕犁普及全国,任重而道远。
大汉普通农人一日两餐,直到临近中午,才开始做早饭。
行走在农田间隙,能看见田野里,有炊烟升起,这次有争议的农户家终于是到了,此处田地被整理的很是整齐,只是未曾种下粟子。
除了边长云和另一人外,其他几个农监都等着看这位付君的笑话。
因此地农户和付家的族老关系密切,付君未曾步步紧逼。但今日农监长亲自前来,甚至各乡的农监亦在场,这事无论如何也要定下,就看付君如何做了!
“付年,上次所言种植之事……”
“我说过了多少次,我家要种豆子,不种粟子!”不等付君说完,一个妇女拿着菜刀冲了过来。
吓得几人连连后退。
原来这户当家作主的是家里的女人,这倒好办,王匡对于他们为何选择种植黄豆的目的,猜到了几分。
这问题说到底,还是出在他身上。
到是王匡面无惧色,在庄子跟随老李头学过擒拿格斗,对于一个女人的要挟毫不在意,再说,此人也不敢真的当众行凶。
他就那样站着,似笑非笑着:“你且听我一言,这黄豆之选,非上上策,甚至于你等倾家荡产。需知那天下人中有此想法的大有人在,到是这价钱居低不下……”
将道理讲了一番,在王匡的劝说下,农妇还真的信了。
这么简单!
王匡三言两语便把农妇说通,眼见那粟子落,眼见那耕地种,几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对于这位农监又看重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