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惊世豪门  爷爷带我去北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荆湖南路潭州浏阳县邓杰邓老太爷府上添丁,儿媳妇生了个大胖孙子。这事如一石惊破潭中水,惊动了整个荆湖南路,荆湖北路,广南东路所有的高层,一时间,来邓家门前贺喜的人竟然排起了长队,真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不久后就连远在汴京的官家也收到了消息,派遣天使来贺。这邓家可谓是这大宋江山最有势力的地主豪强,没有之一。

按理来说,大宋的官家又不聋不瞎,怎么能容忍这般庞大势力的地主豪强,嫌自己的皇位坐的太稳当?没有敌人就制造个敌人来玩玩?

其实不然,实在是邓家的崛起太过诡异与快速,当大宋朝廷发现之时,邓家的势力已经膨胀到让朝廷投鼠忌器的地步了。

“皇祐二年,时年十岁的邓杰将胆巩炼铜法进献给朝廷,大宋苦铜久已,仁宗皇帝大喜亲封其为将作少监。正式步入仕途。

皇祐四年元月,邓杰上书仁宗皇帝言侬智高意欲造反。

同年四月,侬智高果然起兵反宋,军队席卷广西、广东各地。仁宗皇帝招之庙算平侬军务,邓杰献平侬四策,千里镜二只,仁宗皇帝随即派遣狄青、余靖率兵南征。

皇祐五年,狄青夜袭昆仑关,于归仁铺之战阵斩侬智高,大败反军,班师回朝献俘。

次年,仁宗皇帝擢其为签署枢密院事。

嘉佑元年,邓杰挚友苏轼一鸣惊人高中状元

嘉祐年,仁宗皇帝于汴梁皇宫驾崩。邓杰上书英宗皇帝,致仕返乡浏阳为仁宗皇帝戴孝三年。英宗皇帝允之。

治平三年,邓杰于浏阳县置田产百亩,开办肥皂厂。

熙宁六年,邓杰找到一种亩产五百斤的高产水稻秘而不宣。

次年,河北、河东、京东西、淮南诸路大旱,邓杰于浏阳县开办纺织厂,玻璃厂,钟表厂,水泥厂,于大围山广收流民屯田。

同年九月,邓杰密邀荆湖南路,荆湖北路,广南东路三路大小乡坤地主于潭州集会。

熙宁年,高产水稻遍布荆湖南路,荆湖北路,广南东路三路,大丰收。

熙宁九年,百里洞庭骤起水匪。

同年五月,章惇与王安石之子王雱领水兵三万剿洞庭水匪,折兵两万大败而归。同年六月王雱病逝。同年十月,王安石罢相。章惇改任为杭州知州。

元丰三年,章惇任为荆湖北路首府荆南知府,兼提举本路兵马巡检,平剿洞庭水匪。

同年七月,章惇折兵四万大败而归。

同年月,章惇改任陈州知州,定州知州兼定州路安抚使。

元丰五年,帝遣天使招邓杰入朝,任枢密副使。邓杰推辞不受。

同年六月,帝起复苏轼任荆湖南路潭州知州。

同年七月,邓杰布衣孤身入百里洞庭安抚水匪。

同年月,邓杰上书奏报请准水匪诏安自治。帝允之。

时至今日,邓家在荆湖南路、荆湖北路、广南东路,这三路地界上拥田亩六千顷,大小水库十余处,在浏阳县有矿场两处,并办有纺织厂,玻璃厂,钟表厂,水泥厂,肥皂厂五大工厂,以及遍及大宋的各类店铺。出任荆湖南路、荆湖北路、广南东路这三路的大小官员上任前也必要来拜见他邓杰。”此时洛阳古城,一间书舍内,一位头发雪白,面容枯瘦的老者正眯着眼睛坐在案前对着站在一旁的儿子说道。

“父亲怎么突然说起邓公来了?”站在一边的儿子不解道。

老者仰起头来发出感叹没有解释:“说起来我与他邓杰虽未结交,但实乃非友之友啊!如不是朝廷两次剿洞庭水匪大败而归,这新政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康儿,你记住!以后出仕切记要小心湖广邓家!”老者慎重的对儿子嘱咐道。

“儿子谨记!但是,孩儿有些不懂!这湖广邓家发家不过三十载,纵使背后操纵着这洞庭水匪。朝廷就真拿他没有办法了吗?”儿子疑惑的说道。

“要只是洞庭水匪那倒是好办了!章惇,王雱他们领着几万兵马十倍于敌竟然被几千水匪打的丢盔弃甲。难道他们真是草包蠢蛋?”老者摸着坐下圈椅的把手说道。

“是也,当真奇怪!章惇,王雱皆非凡人,若是败于西夏,辽国倒也不足为奇。但是怎么会败给几千渔民水匪呢?难道我大宋天兵连几个渔民都打不过了?”儿子越想越疑惑。

“那根本不是渔民,那是他邓家的私军!不然他邓杰怎么敢只身去那百里洞庭去安抚?不怕被水匪砍了脑袋?”老者指点儿子说道。

“啊!那这邓家的私军未免也太强了吧!几千大败几万人?太祖皇帝怕也没有这般本事呀!”儿子被惊讶的睁圆了眼睛。

“他邓杰确实有些将才,不然也没本事进献平侬四策!但你要是认为他是凭着战阵大败的朝廷,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老者平静的说道。

“儿子想不明白!请父亲赐教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