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三章湾口  爷爷带我去北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洞庭水师在陆上的进展十分缓慢。时间过去大半个月,一直都在琼山附近反复,今天推进个六七里,明日就后撤两三里,战局仿佛进入到了相持阶段。

这个成果本应欣喜,李常杰却感到一丝忧虑。照常理来说,只要坚持挺过相持阶段,便会到达战略反攻阶段,胜利也就不远了。

但此刻却不能用常理推测,因为宋人部队的推进速度太慢了,慢的有点不正常。颇有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意思。

就在昨天,李常杰收到情报。宋人的十多万援军已经抵达了邕州,琼山城也进驻了两万大军。但即使如此,宋人依旧没有急于推进。平均算下来,一日最多挺进不到五里地。

这对于大越来说是十分不利的。李常杰,甚至大越所有人都认可一件事,那就是大宋打仗一般般,但是大宋是真的富庶啊,太有钱了。

一旦宋人玩堡垒战术,层层推进,这次战争就变成了比拼财力,比拼国力。那十个大越绑一块也耗不过大宋,大越就相当于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此刻的李常杰身负重伤又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心血都要被熬干了。他已经是形如枯骨,惨白的脸上没有一点血色,嘴唇也泛着诡异的紫红。手脚冰冷,大夏天的竟然还要裹着被子,烧炭取暖。

李常杰向潘帅问计,有没有什么办法。

潘帅答道:“我有上下两策,看太尉选哪一个!”

李常杰道:“都说来听听。”

潘帅说道:“上策就是再退,主动把升龙府让给宋人。据末将所知,宋人的文臣武将历来不合,且宋人文臣大多是鼠目寸光之辈,破敌国都,这般泼天的大功,足以让这些文臣失了理智,必会强令大军猛进,届时便给了我们可乘之机。”

李常杰点点头,又问:“如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呢?”

潘帅笑了笑:“不会!宋人没这规矩,不然也不会有好水川之败!”

李常杰思索了一会儿,又道:“那下策呢?”

潘帅道:“下策就是逼战。我们手里还有数十个宋兵俘虏和一个文官,我们每日砍一两个俘虏的人头和辱骂宋人的手书,一同抛进宋人的营寨,宋人恼羞成怒就会追击了。”

“如果宋人忍住了,还是步步为营呢?”李常杰说道。

潘帅长叹口气:“那就只能拿那文官的性命做法了。宋人文贵武轻,武将不敢不救文官,不然他的下场比战败还惨。”

李常杰咳了两声,颤巍巍的说道:“先用下策吧。至于上策,需上奏陛下,得陛下首肯。但你也知道,陛下也是身不由己,放弃升龙府没有那么简单。”

潘帅无奈的点了点头,对李常杰躬身后,布置去了。

与此同时,另一只洞庭水师刚从海口浦补给完毕,向红河的入海口北部湾驶来。

十二艘蒸汽铁甲舰成箭矢阵型破开风浪,速度飞快。从第一代蒸汽轮船研制成功到现在已有十年。洞庭水师也是鸟枪换炮,从一开始的蒸汽明轮船发展到了现在的螺旋桨铁甲舰。无论是航行速度还是船只的防御力都大大的提升了。

不过说是铁甲舰,实际上还是有夸大之嫌疑,其根本只是在木制船身上铆钉了一层铁板。最大的进步只能说是从明轮改进成了螺旋桨。追究起来,还是因为炼钢和重工达不到标准,很多地方仍然主要依靠手工。

但仅仅只是做成这样,螺旋桨铁甲舰的成本几乎翻了原先明轮船的十倍,饶是财大气粗的邓老太爷也是一阵蛋痛,只研制了二十艘而已。

还多亏这些年,邓家的远洋贸易逐渐兴盛,在大食、朝鲜、日本等国手里赚了不少钱。不然,铁甲舰的数量还要更少。

为首的那艘铁甲舰,桅杆上高挂一面红底白子的邓字旗,是为旗舰。在洞庭水师,舰长不叫舰长,而叫做管带,旗舰的舰长则称作总管带。

这只洞庭水师的总管带,叫做邓世昌。但此邓世昌非彼邓世昌,他是一个孤儿,襁褓之时便父母双亡,也不知原家本姓什么。邓老太爷可怜他,从小收养在身边,起先取名叫邓忠。

因他天资聪慧,对行兵作战极有天赋,加之为人忠厚。成年之时,邓老太爷便给他改名叫了邓世昌。虽说不是亲的,但论辈分,邓嘉得管他叫一声叔叔。

邓世昌站在指挥台,仰望天空,对身边的副官说道:“取六分仪来!”

六分仪就像是一个带着小单筒望远镜的量角尺,由分度弧、指标臂、动镜、定镜、望远镜和测微轮组成。利用光线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原理即可测量太阳的高度角。测出太阳的高度角之后,再查阅一下当日的赤纬角,即可利用公式算出的自身所在的纬度。

而且六分仪不仅可以在白天用,夜晚测量北极星也是可以的,并且要简单得多。因为北极星的高度角可以直接看作所在的纬度。

邓世昌拿过六分仪对准太阳,量出数据后。又从怀里拿出了一个小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