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5章 陇西用兵  唐朝好郎君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垂拱二年686年至长寿元年692年,第三次交换控制权。

垂拱二年686年十一月,武则天曾以“务在仁不在广,务在养不在杀,将以息边鄙,休甲兵,行乎三皇五帝之事者也”为由,“拔”四镇,镇军全部撤回西州,四镇再度易手。

唐朝之所以要放弃安西四镇,主要因为高宗去世后,武则天临朝称制。国内先发生了徐敬业叛乱,接着程务挺、王方翼等名将相继被杀,刘仁轨、裴行俭等宿将也先后死亡。

而北方东突厥势力再起,连续袭扰边境。吐蕃则乘机再次入疆,攻破焉耆,威逼四镇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武则天不得不以“养民”为借口进行战略收缩,放弃安西地区,固守北疆伊、西、庭三州和河西走廊。

但很快,吐蕃就用军事行动证明“拔”四镇是个昏招。

唐朝撤出四镇镇军后,被寄予防御厚望的四镇诸酋长,大多迅速倒向吐蕃,有些干脆成了带路党。

吐蕃军队迅速在安西站稳了脚跟,并沿着沙漠东缘一路向东,连克重镇播仙镇今且末和若羌,兵锋直指沙州敦煌。

武则天平定唐宗室诸王之乱后,重新开始在西域落子布局。

她先命行军司马宋师将,出兵收复焉耆作为试探。成功之后,又于永昌元年689年五月,命韦待价领唐军西进,攻击在吐蕃安西的军队。

可惜,韦待价在寅识迦河今新疆伊宁西南,再度惨败于钦陵之手。当时恰逢天降大雪,唐军士卒在旷野上败退,冻饿交困,伤亡甚众。

寅识迦河之败后,武则天并不甘心失败。

公元692年长寿元年,西州今新疆吐鲁番都督唐休璟上书请求四镇。

武则天随即以王孝杰领十八万唐军再入西域,重挫蕃将勃论赞,“克复龟兹、于阗等四镇,自此复于龟兹置安西都护府,用汉兵三万人以镇之”。

有了重兵驻守的安西四镇,此后基本保持了稳定。

虽然,两年后延载元年,694年吐蕃卷土重来。但王孝杰在安西、北庭唐军配合下,连续在大岭、冷泉两地,大败吐蕃大将论赞刃和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俀子,重创蕃、突联军六万人。

之后,唐军稳固控制安西四镇的局面,一直保持到安史之乱爆发。

综上所述,由于西域史料缺乏、凌乱,且各书记载多有相悖之处。故史学界对安西四镇初置时间、四镇初置时的组成,以及废置次数存在很多争论。

单就四镇废置的次数,便有三置三弃、四置四弃、五置五弃、六置六弃四种观点。

所幸,随着近年来一批简牍和墓志铭在新疆出土,四镇废置问题逐渐变得清晰。

不论四镇经过几次废置,安西地区作为沟通东亚、西亚、中亚、南亚的十字路口,其战略价值不言自明。

因此,当时身居亚洲的三个霸主,一无例外的都将手伸向了此地。让这处夹在天山和昆仑山之间的盆地,成了大帝国走马轮回的战场。

贞观三年629年十一月,李世民趁北方草原天灾不断之机,联合薛延陀、回纥、拔也古、同罗等部,分兵六路北伐突厥。在这场赌上国运之战中,唐初能战之将悉数登场,一战而亡东突厥。

此时,唐朝对西域的概念尚沿袭隋朝旧制,以敦煌以西为西域的东界。

隋书裴矩传在记载通向西域通路时,以“发自敦煌,至于西海”为描述,可见敦煌是中原的西方门户。

但随着唐朝对西域经营的开始,“西域”所指的范畴也开始不断变化。

唐会要在贞观八年的条目里记载,“以西域置伊州”。可见,至贞观八年634年时,伊州今新疆哈密尚在西域范畴内。

贞观十四年640年,高昌王麴文泰与西突厥结盟,李世民以侯君集、薛万均为大将证讨。攻拔高昌城,麴氏王朝公元501年一公元640年覆灭。

唐遂于高昌故城置西州今新疆吐鲁番哈拉和卓古城,并“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留兵镇之”,又于可汗浮图城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设庭州。

在北疆形成了伊、西、庭防御三角形后,李世民强硬的推行了政治制度改革,以“州、县、乡、里”制颠覆游牧部落的统治。

于伊州下设伊吾以隋朝修的新伊吾城为中心、纳职大约在今哈密三堡与四堡之间、柔远以隋朝在伊吾东北修的柔远故城为中心三县。

于西州下设柳中今都善鲁克沁一带、交河今吐鲁番交河故城、蒲昌今鄯善县,本地民族称作辟展,显然就是蒲昌的音变、天山今托克逊县附近,托克逊也是天山的音变四个县。

于庭州下设金满金满一名来源于汉代的金满城,现在的县名吉木显然是金满的音变,萨尔是维吾尔语城的意思、轮台大致在今昌吉至阜康之间、蒲类大致在今奇台以东、巴里坤以西,后改为后庭县、西海地理方位不明四县。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