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八十九章 沉默  脸谱下的大明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个时代没有电话,没有微信,没有伊妹儿,从宁波到北京,远迈万里之遥,信息交流非常的不方便。

所以,钱渊在做决定,在做关于京中任何事的决定前,都需要考虑再三,参考一个人的意见。

徐渭。

虽然外人皆言随园中尽皆俊杰,如孙鑨、诸大绶、杨铨、陈有年、吴兑、冼烔都名声在外,又有钱铮、潘晟这等资历深的京官,但现在能助钱渊一臂之力的,只有徐渭一人。

徐渭也是随园中知晓钱渊秘密最多的那人,很多事情钱渊只能托付给他当然了,即使如此,钱渊也有很多事隐于水面之下,这一世的他永远不可能毫无保留的信任任何人。

从第二天开始,钱渊如往常一样起身穿衣,洗漱吃饭,出门公干,但小七很快发现了丈夫的异常。

这很正常,毕竟是枕边人,总能从那些外人不知道的细节中揣摩到什么。

但第二个发现钱渊异常的人有些奇特,居然是林烃,似乎这个少年郎对周边环境、氛围有着异于常人的敏锐观察力。

看着钱渊翻身下马,目不斜视的从自己身边越过,大步走入正厅,林烃确定,钱渊的异常在于沉默。

沉默不是哑巴,沉默也不是示弱。

钱渊的沉默夹带着复杂的情绪,他似乎在等待什么,他似乎在积蓄什么,似乎有什么即将迸发。

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波涛汹涌。

最直接的证明就在于,如今的钱渊似乎缺乏耐心。

在梁生的指引下,林烃攀爬上二楼,临窗桌边两碟小菜,一壶温酒,两个酒盏。

“龙泉公。”林烃行了一礼,抬眼看去,钱渊正在临窗远眺,外间星星点点的万家灯火似乎比任何事物都更有吸引力。

好久之后,钱渊转身坐下,端起酒盏一饮而尽,“想通了就说,没想通明日启程赴京赶考吧。”

林烃有些委屈,前几日还说可以在镇海多盘桓些日子,现在却要赶人了难不成是发现我有好逑之心?

“嗯?”

“龙泉公,红薯、洋芋试种当由户部指派,纵一省巡抚也无能为力,但福建致仕士绅上书朝中以延平府、邵武府、建宁府三府之地试种新物,或朝中会允许。”

这个答案出乎钱渊的预料之外,若无对朝中局势的清晰认知,很难做出这样的答复。

钱渊拾起筷子,夹了筷菜慢慢嚼着,侧目看来,眼神冰冷犀利,“户部、六科并都察院南下查验红薯事,李时言如何说?”

林烃心头一动,知道埋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猜测只怕撞了个正着,忙躬身道:“适时未见邸报,未闻声讯,李公便未提及。”

钱渊不为所动,缓缓道:“赴京赶考,正月初一动身实是不妥,难道贞耀不是特地来镇海的吗?”

哎呦喂,您疑心病真是够了林烃也是欲哭无泪,哀叹道:“直到抵达镇海,才知红薯、洋芋事确凿无疑,原本真的只是顺道拜访龙泉公。”

钱渊沉默下来,片刻后才端起空空如也的酒盏摇了摇,林烃赶紧上前斟酒,犹豫了下给自己也斟了杯酒。

“也是,是钱某想多了。”钱渊轻叹道:“李时言性烈如火,以气自豪,可另寻他法,绝不会绕着弯子让个小辈来求我钱展才。”

又抿了口酒,钱渊叹道:“但如此一来,事反而难办了。”

“龙泉公此言何意?”

钱渊冷笑道:“李时言尚能饭否?”

“还算康健。”林烃小心翼翼道:“虽须发皆白,但中气十足,声音洪亮。”

“嘉靖三十五年,李时言大败,都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不知李时言可有此感。”

林烃闭上了嘴巴,只静静听着对面不快不慢的讲述。

“嘉靖三十四年,钱某入京觐见,在陛下面前旁敲侧击,力荐胡汝贞代杨裁庵出任浙直总督”

林烃知道杨裁庵指的是胡宗宪的前任浙直总督,嘉靖二年进士的杨宜。

“旁人都道钱某得罪华亭,却不知李时言恨之入骨,杨裁庵有治世之才,却无统军之能,落败已然不可避免,李时言力荐时任应天巡抚的曹邦辅出任浙直总督。”

“从那之后,李时言视钱某为敌,几番挑刺,就连随园士子选官也多受打压”

钱渊拾起酒盏,意味深长的说:“贞耀,你说说看,他李时言肯承钱某这份人情吗?”

林烃不知晓如何作答。

李默三年多前败北,罢官归乡,但自去年福建倭乱四起,李默毁家杀倭,堪称豪烈,嘉靖帝两次下旨褒奖,再加上当年李默举荐的林庭机调任礼部侍郎,兼重修兴都志,李默已然有复起之像。

上书朝中,建言于福建受灾三府试种红薯、洋芋,解乡梓粮荒春耕之难还是小事,关键是,这是李默正式复起的契机。

如果李默真的因为这件事正式起复回京,那真的会欠下钱渊一个大人情。

李默那般性情欠下这种人情,得呕死!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