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927章 闹剧  蜀汉之庄稼汉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汉的建兴十一年,同时也是魏国的太和七年。

自从登基以来,曹叡就觉得自己从来没有顺心过。

所以他一直不太喜欢“太和”这个年号。

今年刚开春,摩坡即后世河南平顶山郏县有人见到有一条青龙从井中冲出,飞向天中不见。

同时天传来第一声春雷,然后在大魏的土地降起了甘霖。

此事在中原传得沸沸扬扬,很快就被人报了朝廷。

曹叡览毕,问曰:“此何兆也?”

太史令出列曰:

“古有井田,所谓井中见龙,乃是见龙在田龙飞于天,可谓飞龙在天。”

“此乃预示陛下登基以来,砥砺数载,终会有所成就。”

曹叡一听,不喜反悲。

大魏北有辽东与鲜卑,西有蜀寇,南有吴虏,即便是东面的大海,吴人与辽人亦常有船只往来。

真可谓是四面皆敌。

登基第一年吴虏就犯荆州。

第二年蜀人犯陇右。

然后鲜卑犯疆、辽东与吴虏暗中往来等等。

为了平息胡人之怒,不得不把田豫调离幽州。

然后又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了夺叔之位的公孙渊在辽东的地位,甚至还得给他加官晋爵。

接着又是石亭之战,又是萧关之战……

大魏空有九州之地,却被四方贼寇扰得不得安定。

更别说如今连凉州等地都被蜀寇夺了去。

外有强寇也就罢了,在内还有世家豪族掣肘。

想起这些年自己为了这个天下,左支右绌,食不甘味寝不安席。

坐拥天下正中的堂堂天子,落到这等模样,说起来当真是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想是这么想,但说肯定是要说好话。

但见曹叡很是恰到好处地带了惊讶之色:“此话何解?”

“回陛下,所谓见龙在田,乃是乾卦九二爻辞,乃是指陛下得登大宝之位。”

“只是井中似渊,又有潜龙勿用之意,乃是喻示陛下登大宝之后,当先留心于治道,不可让国事有轻动举。”

“只是这数载以来,陛下屡动刀兵之事,故这才导致诸事不顺。”

“幸好如今潜龙飞升于天,喻示大魏不顺已过,陛下可展心中之志。”

太史令一番解释,让曹叡脸面惭色:

“原来如此,今日吾方知昔日之错……”

听到君臣一番对话,朝堂的不少大臣皆是对太史令侧目以对:

你特么的真会说!

石亭之战前,多少位将军又是密信,又是力谏,就是想要劝阻陛下,下令不要让曹休轻易冒进。

最后终是没有劝成。

陇右之战前,多少位重臣又是书,又是直言,就是想要劝陛下休养生息,不要轻启兵事。

最后陛下还是让曹真领大军征蜀。

两场大战下来,武皇帝和文皇帝积攒下来的底子败了个干净。

你终于站出来说当时那是潜龙勿用,见龙在田。

现在可以飞龙在天了……

蜀寇吞并凉州之后,大司马又亲自前往关中驻守,大魏这才安定了不到两年时间。

你现在又跟我们说要“飞龙在天”?

龙你阿母!

你怎么不天?

诸位重臣看着曹叡与太史令的对话,神色木然。

曹叡见此,脸有些挂不住,强笑道:

“诸卿对此有何看法?”

此时曹休与曹真皆亡,四位辅政大臣只剩下两个。

司马懿在外领军,留守洛阳的陈群成了重臣之首。

这个时候,他要第一个站出来,板着一副死人脸:

“陛下,前些年潜龙勿用,故大魏诸事艰难。如今天降飞龙在天祥瑞,正是天喻示陛下励精图治。”

“龙飞于天,则行云布雨于四方,正如陛下内修政理,降恩百姓。为国者,当以民为基,而民则以衣食为本。”

“陛下若能使中国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之心,此所谓顺天知时,到时可坐而待贼人之衅也。”

你怎么吹祥瑞都无所谓,但想要钱要粮,那肯定是没有的。

石亭之战与萧关之战,已让中原现在有饥寒之忧,百姓有离心之患。

你要是再乱来,那可真就是逆天而行了。

曹叡登基这些年,屡次想要树立起自己的权威,皆是以失败告终。

原历史的魏明帝,可以一意孤行,对臣子提出的建议充耳不闻。

但现在的他,却不得不做出一副谦虚受教的模样。

不然的话,强敌环视之下,大魏君臣不能一心,只顾内耗,就怕贼人趁机而入。

真要到那个时候,曹氏只怕想要落个像山阳郡公的境地亦不可得啊!

“司公之教,吾自会铭记于心。但天既降祥瑞,亦不可不有所动,以应天时……”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