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了在一起。
再往南些,房屋逐渐减少,最靠近山脚的地方是一个独门的四合院,看着与小山那样亲近,就像忠实的守山人。
依旧是温江城。
吴杳并没有像众人猜想的那样另辟蹊径,她固执地选择了已接近众人心中完美的温江城。
视角逐渐拉近,一间早早升起炊烟的小屋出现在眼前,轻轻推开半合的木门,屋内只有一个女人,着碎花的布裙在厨间切菜,锅上咕噜地炖着热汤。
她盘着寻常的妇女发髻,两鬓已初现些许白发,姣好的面容上也有了细纹。
她的眼神只专注地盯着刀尖,起落十分利索熟练,刀工齐整地切好了菜,又立即去看炖锅下的火,见火有些小了,便转头向门外唤道:
“阿吉,添些柴火。”
门外隐约有男人应了声,不一会儿便走进了门,手里抱着一摞刚刚劈好的木柴,正是王吉。
“阿眉今日煲汤了?闻着好香。”
王吉凑近了妻子,看她手下忙活着,又去掀了锅盖往里瞧,用力地一吸气,满腔热气,令人食欲大开。
“你要是得空,就逮只院子里的鸡清理了,待会儿我给蒸上。”
唤作阿眉语间带着骨子里的温柔性子,也许是做母亲多年又多了几分驾轻就熟的周全看顾。
王吉从灶边取了一把他用了十来年的杀猪刀,掂了掂,又换了把剔骨尖刀转出屋去。一阵鸡飞狗跳,他逮着了一只健硕的公鸡,掐着它的双翅,一刀割喉放血。
三年前,他便不再做卖猪肉的屠夫了,将东街的铺子租了出去,收点租金,又自己圈养了几只近些年十分受富家小姐喜爱的长耳兔,专卖给东街上收兔的店家,也算丰衣足食,稍有富余。
儿子小虎去年就及冠了,今年二月便上京考武试去了,家里只剩了他和阿眉,小虎前些日子来信说是不日便要回来了,没提考试的事。
阿眉今早起床,神神叨叨地说感觉儿子今天就回来了,于是早早地炖起了汤,这不,还让他杀了只鸡。
小虎不再是那个可以坐在王吉肩膀上的胖小子了,他五六岁时,王吉还将他送去书院念了两天书,结果这小子压根不爱习文写字,成天就喜欢打架闹事,可把王吉气了一阵子。
他自己是个没文化的,杀了十几年的猪,就想要儿子出息些,混得更像样些。
许是天意使然,小虎偶然间习得了耍大刀的功夫,便一发不可收拾。
大他三四岁的的孩子都打不过他。有一天,小虎就突然跑来跟王吉说,我要做大将军,我要去都城皇城殿前考武试。
王吉想了一宿,第二天一早什么也没说,就让阿眉为他收拾了行装。小虎就一个人上路了。
正想着茬,王吉的身后忽然传来一声响过一声的铜锣,间隙还放起了炮竹。这离年关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谁家办喜事了?
王吉疑惑地站起身,上了年纪眼神也不好了,半天没看清热热闹闹敲锣打鼓的一群人都有谁。
“老王!老王!诶快放下那腌臜的鸡仔,你儿子回来啦!”
隔壁没事就爱瞎蹿门的老婶子果然消息最灵通,小跑着到了王吉家门前的栅栏,比喇叭还响亮地报讯:“这可是你老王家的大喜事!小虎成御前亲封的武状元啦!你还不快去看看!”
王吉差点以为自己大白天发梦了,手里刚升天的公鸡歪着脖子看它,鸡血全流在了他的鞋子上,还有些鸡毛沾了满手,他愣是站着不知道该先做什么。
屋里的阿眉也听见了,快步走了出来,锅勺还紧紧握在手里,像攥着庙里求来的锦符。
他俩还在怔楞的空当,有一人戴着红绦铁盔骑着高头骏马来到了简陋的小屋前,全新锃亮的铁甲反着日光有些晃眼,腰间还别了一把尺长大刀,好不威风。
周围人群热闹的锣鼓声默契地停下了,显出马上那人有些哽咽的声音。
“爹,娘,小虎有出息了,小虎回来了。”
高头宽肩的男人早已褪去了儿时的稚嫩,脸晒得黝黑,手掌上全是练刀磨出的老茧,并好几道陈年旧疤,本该是英武硬气的男人红了眼眶,像那年新岁在父亲的肉铺前冻红了手,还要父亲抱。
山风又起,吹落了日光,吹来了晚霞,温江城的天空不是雨便是晴,少有不干事的阴云。
无论一天里发生多少事,炊烟总会按时袅袅升起,一日三餐的吃食成了推动每日时光快快流转的轴轮。
到了月亮高挂正中的时候,城里除了几声犬吠就了无声响,冰冷的瓦檐间缓缓透出白云似的或是鹅黄色的光团,昭示着梦主或平乏或起伏的梦境。
新生的孩童蹒跚着长大,正值壮年的当家人也白了须发,秀丽的少女含羞寻觅良人,苦读的书生熬没了时光,各有各的过法,就如此度过了一生。
织梦阁琉璃的塔尖静默矗立在无数个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