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1、一流大学  大明卷帘人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玉衡轻轻拨弄几下琴弦,众将收声,苏巴海望着夜空的繁星出神,只泰宁支着下巴,笑着蹲在玉衡面前,津津有味的听着。

小生不才,未得小姐青睐,

扰小姐良久,小姐勿怪!

小姐向北走,小生我向南瞧,

此生就此别过了,难以忘怀!

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

愿你天黑有灯,下雨有伞!

愿你善其身,愿你遇良人,

暖色浮余生,有好人相伴......

一曲歌罢,不待众人回过神来,玉衡搁下“胡不思”,握着泰宁的手拉她起身,解下腰间短剑亲手替泰宁系上,又将长剑递到了武晋卿手里,回身拍了拍樊子英和呼延泰的肩膀。

玉衡领乌奴出殿,挥手说道:“我俩出去走走”!

这一走,便泥牛入海再无音讯。

战争持续了将近一年才彻底结束。

洪承畴横扫河套,林丹汗率千余残部远遁青海。其后于青城会盟漠南37部,各部奉天子崇祯为共主。

天子于河套设山南行省、置山南行都指挥使司,又重新划分牧区,分封武晋卿、额璘臣与希日台吉为“山南三王”,大明再次将鄂尔多斯高原与河套纳入版图。

其后天子大举用兵辽东,因粮饷充足,朝野上下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耐心。

孙承宗、卢象升和孙元化诱敌深入,于松山、杏山和锦州设伏,歼灭了黄台吉4万余精锐,其后稳扎稳打,一举将后金赶到了浑河以东。

黄台吉被迫求和,与孙承宗签订了“锦州之盟”,后金奉大明为宗主,订互市与岁贡之数,宣布两国永久罢兵。

崇祯天子威望如日中天,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国威之骏烈不下开朝太祖,可谓卓乎盛矣!

与此同时,天子持续将大批钱粮运往西北赈灾,并免除了陕西、甘肃与河南三地两年赋税,天下人心思定,山河气象一新。

大明这天下,朱由检才是真正的男一号,享受着最好的灯光和机位,拥有最多的掌声和赞美,如流星般闪过的张玉衡,没多久便已无人问津。

若还有一个人记得,便是泰宁。

她被皇后周婉言认作义女,留在紫禁城住了下来。

可无论金碧辉煌的紫禁城,还是繁华热闹的北京,玉衡走后,于泰宁而言已是一座空城。

转眼到了崇祯六年(1633)二月,适逢天子寿诞,周皇后与皇嫂张嫣,在坤宁宫备家宴为天子寿,泰宁以长公主身份入席。

酒酣耳热之际,皇嫂张嫣命昭仪蔺婉玉和婕妤养艳姬,以歌舞为天子助兴。

养艳姬抱着胡不思,唱了一首《鸿雁》。

周皇后和皇嫂张嫣听的痴了,泰宁更是泪流满面,皇后问其何故,泰宁只说闻音思乡,想起了秋日的草原。

蔺婉玉抱了一把木吉他,唱了一首《公子向北走》。

泰宁一边流着眼泪,一边跟着轻声哼唱。

家宴散后,泰宁偷偷找到婉玉。

泰宁问:“这两首小曲,你们从何处学来?可知是何人所作?作曲之人现在何处”?

蔺婉玉回道:“是司乐大人从松江府采风带回来的,词曲均出自张无忌之手,据说是个才子,住在松江府中国科学院对门”!

泰宁终于知道了玉衡的下落,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来不及道谢,便一阵风似的出了紫禁城,打马直奔通州码头,一颗心也早已飞去了松江府。

蔺婉玉望着养艳姬一笑:“真是个疯丫头”!

二人一回头,天子就在身后。

天子召来御前侍卫树海和岱青一问,一切水落石出。

回到坤宁宫,朱由检将蔺婉玉抄来的张无忌的诗稿,随手递给周皇后,摇头笑道:“这张玉衡也太让朕失望了,看看他都写了些啥?满篇的儿女情长”!

周皇后接过诗稿,拉着皇嫂张嫣一起观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周皇后掩嘴一笑:“估计是写给苏巴海,张玉衡还真是个情种”!

周皇后随手将其余诗稿递给皇嫂,张嫣翻到了一首《采桑子·赠柳隐》: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闲窗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张嫣读完,只觉得浑身直膈应,捂嘴笑道:“实在受不了,简直太肉麻了!婉玉妹妹,你可知道这柳隐又是何人”?

蔺婉玉捂嘴一笑:“柳隐本是娼家之女,被周大学士收做小妾,大学士死后为周家所不容,下堂重操旧业,流落松江府,喜欢上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