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一十九章 流放沈州  大晋太宰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衍微微一怔,脸上闪过不情愿的神色,但起身却丝毫不慢,甚至可以说是干净利落,看了一眼天子司马衷和一干司马氏诸王,正色大声道,“自然是以忠孝治天下,没想到法家复兴时间不长,竟然已经有了如此的见识,王衍佩服。”

“太尉可是玄学领袖,现在这种论断是不是有些勉强?”司马季的瞳孔微微一缩,说实话他的心里对王衍的表态一点都没有准备,本来他觉得,王衍身为太尉,还是整个玄学的领袖,地位崇高,怎么也要拿捏一下然后为玄学说话。

可恰恰相反,王衍竟然为一直被打压的刀笔吏说话,这是不是太果断了一点?

“一点都不勉强,这完全是臣心中所想,就算是任何一个在座的朝臣心中,王衍也相信都是这么想的,如同刚刚所言,要是蛮夷造反,难道普通士卒选择小家不顾大家么?如果只是强调与孝道,国家岂不是无可战之兵?”王衍一副浩然正气加持的样子道,“顾小家而舍大家,老臣不敢苟同。”

王衍此番表态,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不但司马季心里没有准备,就连国子学的学子也没有准备,在他们看来,王衍肯定怎么也要为自己说几句话,可却直接站到了对面?简直是岂有此理。

顿时就有不服的学子开口道,:“太尉此言太过于绝对,忘记了武帝时候的汉中太守李密?所作陈情表感人肺腑,就连武帝都亲自下令赏赐。”

“太尉也没有说孝顺就不重要,忠孝完全可以两全。”司马季暗叹了一声王衍鸡贼,肯定是看出来了宗室要扶正法家的心思,直接缩了,连自己玄学领袖的地位都直接不管不顾,宁可被人诟病也不和宗室对抗,现在自己都不得不开口帮着他说话。

“燕王明鉴,老臣只是心中所想不吐不快。”一见到司马季表态,王衍心中松了一口气,慢慢坐回到了座位上,这一关算是过去了。

不过话说回来,谁又能从一而终呢,这个宁平城之战的覆灭元凶,曾经也仗义执言要削弱九品中正制,考虑到他琅琊王氏的出身,身居高位的官职,能够这样做也难能可贵。

“汉中太守李密之故事,那只不过是一个特例,武帝仁慈,但就本王来看,东吴未灭,身为一方太守竟然不思为国效力,反而要辞官,这种所谓俊才也不适合为我大晋效力。归隐田园侍奉长辈,不知道你们是不是都老母健在?”司马季觉得时候也差不多了,直接用忠孝的问题打死对方,省的辩的没完没了。

关键时刻还需要裁判下场,司马季不得不承认,目前他的学生还是有些稚嫩,毕竟都是燕山大营速成培养出来的人,想要和国子学的俊才玩转移话题,还是年轻了一点。

后世的道佛辩论当中,道家夸称“沙门现一,我当现二”。一位法名叫昙显的和尚出列比试。这位昙显现场喝得酩酊大醉,昂兀而坐。两名待者扶昙显上台,昙显笑称:“刚才我饮酒大醉,耳中听到:“佛门现一,道方当现二,此话当真?”

道士说:当真。昙显即翘足而立,说:“我已现一,卿可现二。”把双足都翘起来离开地面自然无人能做到。佛教那次辩论就是这么赢的。

别以为好像代表两个学说的辩论就多么高端,抓住一个痛脚痛打落水狗是完全可以的。谁说这么严肃的场合就不能扯淡?非要燕王看不下去了,亲自开口帮衬?

司马季开口之后,几乎就明确宗室到底是站在哪一边的,也给了其他宗室诸王一个信号,马上他们就用实际行动告诉,这些大晋最高学府的学子,你们已经被抛弃了。我大晋现在需要一种更为适合这个王朝的思想。

梁王司马喜首先发难道,“既然没有忠,也就没有所谓的孝。如果国子学和太学都是这种俊才,那江南乱兵起势也就一点不奇怪了。全都是顾小家舍大家的俊才,在各地州郡只会为自己的家族服务,是不是只知道郡守是谁?不知道大晋天子是谁?”

司马季冷眼旁观,司马喜的话一部分其实也是对士族高门发难的,在大晋这都属于国情问题,不过自从他打进洛阳之后,这种情况其实已经减轻了很多,如果说之前大晋士族高门有十个,现在至少有七个都已经被弄死了。

至于说一些百姓只知道当地的士族高门,不知道大晋天子姓什么,司马季是完全相信的,天下这么大,出现一个与世无争,没人知道的村落在正常不过。桃花源记当中就有这么一句话,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写桃花源记的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是门阀最为鼎盛的时候。

“如果只强调孝,不强调忠,这种所谓的俊才不要也罢。”武陵王司马禧紧接着赶在梁王之后发难,随后引起一众藩王附和,“就如同法家所言,我们大晋的国子学和太学,竟然培养出来了一批对民间毫无了解的俊才,难怪各地乱象频出,如此多的人被司马蛊惑。”

谁都知道河间王司马,是被司马季攻破邺城之后处死的,这些藩王表态还不忘记拍司马季的马屁,同时也是表明他们和燕王是一个阵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