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关系  庆时归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大庆,私塾里的学风是相当重要的。

尤其是好一点的私塾,那要价的束脩几乎是开到了天价。

只是从古至今,至今没有开女子读书的先例。

不过申家家长也曾经要求过申家小哥儿“修文”好好做学问,只是自家孩子确实不是那块料。

申文长想及此处,开始了长吁短叹。

另大庆的国都定居在洛阳,洛阳自古多出豪杰。

“天下风云我出辈,一入京都便化龙。”

这是京都人的写照。

只是京都虽大,但是好的私塾却没有几家,所以申文长最近也在考虑给爱子申修文做转学的事儿。

如今的大庆朝也快到了大笔之年,所以各地的考生私塾竞争压力开始呈现白热化状态。

申文长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给儿子解决转学之事儿。

只是那申文长哪里知道,如今的申修文已非彼修文了。

他的灵魂早已经被二十一世纪的申修文所取代了。

虽然两人面貌一样,但是性格性子都开始了极大地转变,说是换了一个人也不为过。

申府内,书院、长桌边。

“少爷、少爷,老爷走的时候交代了,这段时间说不让您出去,说就在家里温习孟子的。”

似是书童打扮的仆人,四九看着少爷东逛西逛的开始了极力的劝阻。

在大庆,想要入仕途做官,所学所考无非则是“四书五经”。

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作品。五经名单:《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部作品。

哪知道那少年听完,只是眼眸一眨,语气玩味道:“四九,少爷问你一句话,你可要老实回答。”

少年说完又未做他想,很快就脚靴一甩,光着脚跳上了书桌。

他是一个现代人,有着现代人的思维,所以不管是睡觉吃饭还是闲来无事都是怎么舒服怎么来。

自然是站没站相,坐没坐相。

行为举止活脱脱的一个纨绔子弟。

“少爷,您说。”

四九也是无法,虽然有心提点少爷注意言行举止,但此刻他也只能认着少爷口舌生花。说到底他不过是一个下人,下人怎能妄议主子,这便是犯了大忌。

那少年到没多想,问出了重点:“老爷最怕谁?”

申修文倒是不在意四九晦涩的神态,特意着重点问了一句。

他通过记忆中得知,原宿主申修文还是挺怕他的老子的,申老教学严谨,最信奉的家训便是“棒下出孝儿。”所以管理申修文也是异常用心,只是这家伙确实不是爱读书的料。

何况古代教学多数都是死记硬背,就如孟子一书。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整理而成,记述了孟子一生的主要言论、政治活动和思想学说,属语录体散文集。

《孟子》全书共有7篇,分别是《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孟子》一书集中地体现了孟子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孟子的政治思想与孔子一脉相承,并把孔子“仁”的政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

只是这终将不适合如今的申修文,他一个现代人的思维,奉行的便是“人人平等”。

虽然孟子一书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但到底与如今申修文的思想隔了千八百里,自然现在的申修文也是极其讨厌那些个酸腐学说的。

那四九哪里知道这些,只当是少爷在问事情,便做了回答:“老爷那有怕什么人,只是对于二夫人青睐有加,可是少爷您又不喜二夫人。”

四九只是说了句大实话。

申修文听完,倒是一个人默默陷入了回忆中。

他从以前的原宿主的记忆中还是能知晓一些事儿的,比如如今的二夫人李氏。

李氏并不是申修文的亲母,申修文母亲早逝,这个二夫人也不过就是父亲申老娶的继侍,由于一些身体原因一直无子。

而原宿主申修文又异常讨厌此女子,说穿了原来的申修文一直认为是此女子破坏了他们父子之间的亲密,故而这才一直讨厌她。

不过现在的申修文知道,这其实说白了就是申老自己的毛病。

他一味的对儿子要求太高,所以导致了儿子的逆反心理,虽然每次都有继母说情,但是对于一个叛逆期的儿子来说无疑是羞辱,所以久而久之下这样只会加重儿子与继母之间的矛盾。

而且从原宿主中得知,其实继侍对他也不差,经常也会帮他说一些好话,只是自己总是不领情而已。

继侍李氏与父亲年少便相识了,只是后来一些子变故这才让两人渐行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