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种礼服,主要由冕冠、上衣、下裳、舄也就是鞋及蔽膝、绶、佩等其他配件构成。冕服在冕服制度中属于最高等级,先秦时期冕服是子、诸侯、大夫上朝或参加重大活动时穿的礼服,从首服到衣裳佩饰,都根据活动内容和官职的不同而做出相应的规定,不得僭越。
冕服制度是指进入阶级社会后,用衣冠服饰区别人们贵贱等级身份的服装制度。通过对历史文献记载及出土文物的分析可得出结论:中国的冕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代,后经过商代,到了西周时期已经发展成熟。
论语泰伯篇第八中子: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平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这是夏禹平时生活节俭,但在祭祀时则穿华美的礼服,以表示对神的崇敬,由此可见,在夏商时期冕服就已经存在了。
虽然夏商两代的礼制文献并没有保存下来,只有周代冕服制度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并传给后世。关于周代的冠服制度、服装礼仪在周代的仪礼、周礼、礼记三礼书中都有明确的记载,冕服制度是封建社会权力等级的象征。
冕服的基本形制包括冕冠、上衣、下裳、十二章纹、蔽膝、舄鞋和其他佩饰。冕冠在秦朝以前是指帝王及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职所戴的礼帽,秦朝后专指帝王的皇冠。礼记玉藻中记载: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龙卷以祭。
这明帝王的冕冠有玉藻十二旒,悬于延板前后。其基本形式,是在一个圆筒式的帽卷上面,覆盖一块冕板,叫延,宽8寸,长1尺6寸,冕冠呈向前倾斜之势,象征帝王尊崇“先王之礼”的含意。冕板以木为体,上涂玄色象征,下涂纁色以象征地。
冕板前圆后方,也是地的象征。前后各垂12旒,每串旒有12块五彩玉,每块玉相间距离各1寸,每旒长12寸。用五彩丝绳为藻,以藻穿玉,以玉饰藻,故称玉藻。后来玉藻也有用白珠来做成。
帽卷以木、竹丝做胎架,外裱黑纱,里衬红绢,左右两侧各开一个孔纽,用来穿插玉笄,使冕冠能与发髻相插结。从玉笄两端各垂一珠,叫黈纩,于两耳旁边,也称为充耳,表示帝王勿要轻信谗言。冕冠的形制世代相传承,到清朝时冕冠才结束使用。
冕服的主体是玄衣、纁裳、玄即黑,纁即浅红色或浅黄色,上衣黑色,下裳黄红色象征地的颜色,用玄色以喻,黄色以喻地。玄地黄,取地之色服之。
上衣下裳要绘绣章纹图案。衣裳之下衬以白纱中单,即白色的衬衣,下裙腰间有束带,带下垂以蔽膝,子的蔽膝为朱色,诸侯为黄朱色。
蔽膝是佩挂在下裳腹前的一块长条布,早期用皮草制成。上窄下宽,有图案。原为遮挡腹部与生殖器部位,后逐渐成为礼服的组成部分,再以后则成为贵族地位身份的象征。蔽膝用在冕服中称为芾,用在祭祀服中称黼、黻,用在其他服装上叫做袆韠或韠。
文:袆,蔽膝也。释名:韠,蔽也,所以蔽膝前也,蔽膝为俗称。蔽膝、芾、袆、韠、韨是同物而异名,用在不同场合叫法各异。蔽膝在先秦时是区分尊卑等级的标志,到秦代时废除,代以佩绶制度。
舄是一种木与皮的夹层双底,面为兽皮鞋。鞋底较厚,在隆重典礼时穿赤色舄,与下裳同色。舄为古代冕服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二章纹是绘、绣在冕服上的图案纹样,是夏、商、周及以后封建社会时期服饰等级的标志。根据服装用途,章纹图案依次递减。十二章纹分别是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各有其象征意义。
日、月、星辰代表三光照耀,象征着帝王皇恩浩荡,普照四方山代表着稳重性格,象征帝王能治理四方水土龙是一种神兽,变化多端,象征帝王们善于审时度势地处理国家大事和对人民的教诲。
华虫,通常为一只雉鸡,象征君王者要文采昭着取其有文采之意,宗彝,是古代祭祀的一种器皿,通常是绣、绘虎纹和蜼纹,象征帝王忠孝的美德藻,象征皇帝的品行冰清玉洁火,象征帝王处理政务光明磊落,及火焰向上有率士群黎向归上命之意。
粉米,就是白米,象征着皇帝给养人民、安邦治国、重视农桑黼,为斧头形状,象征皇帝做事干练果敢黻,绣青与黑两弓相背之形,代表着帝王能明辨是非,见恶改善的美德。由此可见,十二章纹的使用,不仅是帝王贵族操行的象征,更是统治阶级权威的标志。
按照周礼春官司服的解释为:日月星辰,取其明也山,取其人所龙,取其能变化华虫,取其文理宗彝,取其忠孝,部分绘成虎与猿形,虎,取其严猛,猿,取其智藻,取其洁净火,取其光明粉米,取其养人黼,取其割断为果断之意黻,取其背恶向善。
十二章纹制度在周代已经完备。周礼春官司服中记载,周代君王用于祭祀的礼服,开始采用玄衣纁裳,并绘绣有十二章纹,而公爵用九章,侯、伯用七章、五章,以示等级。
根据周礼春官所记,周代子冕服有六种,大裘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