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令公考教金刀法  大宋:开局杨九郎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令公考教金刀法

雁门大捷,捷报自有潘美派人八百里加急通传东京汴梁。

杨家军主帅帅帐,杨业大马金刀的坐于帅帐前,屏退无关人等,只留下大郎杨延平立于一旁。

“无干人等已然退下,你可说说你使得刀法是从何处学来了。”

杨业戎马一生培养出来的气势之强,此刻并未针对杨言文,但他还是感到呼吸有些不畅。

大战之后,杨言文还未来拜见这个伯父,杨业就派人找到了杨言文,将他带到了帅帐。

看着案前的杨业,依稀与逝世多年的父亲有几分相似。

杨言文突然双膝跪地的,大声道:“侄儿杨毅拜见伯父!”

首的杨业猛然站起来,脸布满了惊讶,侍立于一旁的杨延昭也是目瞪口呆。

“这...父亲,这是怎么一回事?”

杨业瞪着眼睛一言不发,看着跪伏于地的杨言文却不知道该从何处问起。杨业的兄弟很多,亲兄弟义兄弟足足有十人,但这些年战乱频发,时局动荡,那些兄弟们也大都死的死亡的亡,至今天杨业以为众兄弟中只有自己一人还活着,却不知眼前这个所谓的侄子是哪个兄弟的膝下!

错了,杨言文叫的是伯父,而杨业众兄弟中叫他伯父的只有三个人的后代,杨继亮、杨继祖和杨重勋三兄弟......

“你...你父亲是何人?”杨业的声音有些颤抖。

杨言文脱下军服,摘下贴身的包袱,从包袱里拿出了三尊灵位一一置于身前。

“回伯父,家父原麟州刺史杨重勋是也,家母蒋玉琴,家祖乃是火山王杨衮,有族谱灵位为证,亦有家母书信一封以证身份,请伯父查验。”

杨业疾步前,三尊灵牌果真有两尊写着他熟悉的人。

杨业一生若是说有什么是令他最遗憾的,那就是如今的天波府杨门人丁兴旺,但就像一个没有根的大树一样!他年轻的时候,杨衮归附后汉的时候,为了结交当时任河东节度使的刘崇,派少年的杨崇贵到太原。后杨衮投靠了后周,杨重贵留在了太原,年少英武的杨重贵很受河东节度使的刘崇的看重,他以杨重贵为养孙,改名为刘继业。直至归宋之后,杨业才改名为杨继业。

如今细算,怕是有三十多年了,没想到三十多年后竟然还能遇见兄弟之子......

噗通!

双手颤抖的捧起火山王杨衮的灵位置于案几,双膝重重的跪地,这个百战沙场的汉子对着父亲的灵位痛哭不止!

“不孝子杨继业拜见亡父......”

杨延平虽然有些没有反应过来,但父亲都跪下来了,他哪能在一旁站着,于是紧跟着跪在杨业身后拜倒。

“不孝孙杨延平拜见祖父......”

一番哭诉之后,杨业郑重的收起三尊灵位和族谱,看着依然跪在地的杨言文,心里百感交集。

“你叫杨毅,字言文,年方十五,重勋的儿子。如今你父母皆已亡故,既让你投奔与我这个初次谋面的伯父,那今后我杨继业自然要将你视作亲出,你可曾明白?”

杨言文大声道:“侄儿谨遵伯父教诲。”

“好,你且起身。”

待杨言文起身之后,杨业这才指着大郎杨延平对他道:“这是你大哥杨泰杨延平,你们兄弟来互相见礼。”

杨言文立刻朝杨延平躬身行礼:“小弟言文见过大哥。”

“小弟无需多礼,快快起来,站到大哥身边来。”对于突然多了这个弟弟,杨延平还是感觉很高兴的,杨家本就兄弟众多,且兄弟之间互敬互爱,关系非常好。

“言文啊,我在战场之见你使得一手好刀法,不知你如今习得祖传刀法的几成?”

认了这个侄子之后,杨业便开始关心起了杨言文的武功。

天波府杨家,杨业八子中没有一个儿子继承他的刀法,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当时年少的杨业本身就没有将《金刀三十六路》学全,这些年战阵搏杀总感觉不够圆润,遂慢慢的自创了一套枪法,命名为杨家枪法。八个儿子都传了他的枪法,并未传承他的刀法,这也不失为一大憾事。

“伯父明鉴,侄儿学了全套刀法的七成,若是多谢战场历练,则能精熟。”

“好!好!好!实在是太好了!”

杨业大喜之下一拍桌子,随后按住杨言文的肩膀,双眼中的喜色不加掩饰。

“我杨业何其幸哉!有生之年竟能看到有家族后辈传承祖业,便是死也有颜见列祖列宗!真是太好了啊!”激动之际,杨业并没有关系自己没学全的刀法,因为后面的刀法对于他本人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大郎,取为父的金刀来,今天我要看看言文的功力。”

激动之后,自然就是考教了。

三人出了大帐来到仗前空地。

杨业接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