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齐府有祸事  我乃搬山小剑童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辛夷说,既然是李当然人生第一次主动走入江湖,行走四方,他便要好好带着这个少年,见识见识这世间一切美妙的东西。

但话是这般说,经过一条还算宽阔的大河的时候,辛夷不得不承认,他们两个这一路,恐怕会很辛苦。虽然前一晚两个人已经在山中架起火堆逮了只野兔,将就了一夜。

毕竟在掏那渡船费用的时候,才发现他们两个人身上的全部银钱,只是李大春给的那二十个铜板。

连去那山野客店租住一晚都不够。柴房里租一张床,也要二十个铜板,过了河的他们,如今只剩下十四个铜子儿了。

总不能两个人都一直都露宿山野。

不过,辛夷对这种状态还算习惯,李当然对一切都还算新鲜。

这一路下来,李当然眼中见的看的全是从未见过的新鲜景色,山是奇骏高山,水是清澈绿水,只是那些遇见过的人们,个个脸上都带着不少的苦色,大多数还是从那禄州地界逃难而来。

过了河没多久,两个人就来到一座小镇子上,这镇子不大,如今却算是人挤人。

看着那些入镇的人都背着各种各样的背篓,辛夷笑着对李当然说,这个镇子今日开集,这些人都是来赶集,或买或卖,很是热闹。

两个人在镇子里找了一处冒着热气的面摊,各点了一大碗热气腾腾的葱花素面,大口大口吃着。如果不出意外,下一顿,他们可能连这葱花素面都吃不起。

越到有些纷乱的年头,街上卖的,别人买的,尤其是吃的东西,都只会越来越贵。

李当然吃碗一大碗白水面条的时候,发现镇子上的人已经开始在慢慢变少,有些摊贩已经在开始琢磨收摊事宜。看古人赶集,与上辈子自己与祖母祖父一同赶集,至少从心态上来说,是不同的。这世界没有那么多花花绿绿的玩意儿,大多数都是卖一些各家各户需要的物品。

但卖的东西就那么几种,卖的人很多,能不能将自己手中的东西卖出去,除了价钱实惠,便是比的谁的叫卖声更好也更大声。

于是一整个上午,这个街面仿佛变成了一个大戏园子,各家摊贩各显神通,将早早编好的叫卖唱词大声吼了出来,抑扬顿挫,十分有趣。甚至有人还带上快板或者小锣,敲着打着,给自己的叫卖配一点花活。

李当然正看着,觉得有趣,发现自己的手臂被人碰了一下,转头一看,辛夷正朝自己挤眉弄眼。

“作甚?”李当然一脸茫然。

辛夷叹气,伸出手指了指那街面上某处。李当然顺着方向看去,一个穿着还算得体的中年男子正一脸焦急的从镇口往镇子里深处赶去,那人一身衣服虽然是那家丁下人才会穿的样式,但是料子比这街面上的大多数人都要好过太多。

可惜,他那身衣服上,破了个大大地口子,露出那背上好大一块肉。

“这是?”李当然还是茫然。

辛夷无奈地摇了摇头,干脆将自己碗里的面条几口扒拉干净,才慢慢说道:“行色匆忙,面上焦急,身上有刀伤痕迹,应该是遇到强人了。”

“那关我们什么事?”李当然依旧茫然。

“我们还剩多少钱?”辛夷从怀中掏出六个铜板,递给面摊老板,眼睛却看着李当然,问道。

“吃了两碗面,还剩八个铜子儿。”李当然更加茫然。

辛夷一拍大腿,声调提高两分,笑着自问自答道:“如今算是乱世对吧?乱世最多的是什么?最多的就是拿爬进山里落草为寇的家伙们!刚才过去那人,你看身上穿得衣服还算值钱,却被人划了一道口子,多半是遭遇了贼寇?而他如此焦急地往镇子里赶,多半是回本家找人。为啥找人?多半是什么贵重的东西被抢了或是有人被劫了。反正遇上这两件事任意一种,咱们今后的路费就不愁了。”

“你想去帮忙?”辛夷说的这般清楚明白,李当然自是不茫然。

辛夷摇头:“不是我,是我们。”

然后他转头笑问面摊老板:“店家,这镇子上最有钱的,是哪户人家?”

“最有钱?”面摊老板刚好过来收拾碗筷,他想也没想,便说道:“自然是镇子北面的齐员外家里最有钱咯。”

“多谢老板。”辛夷笑着抱拳,提上包裹,拉着李当然便走。

镇子北方,有一座宅子,高院墙宽大门,极为豪奢,与镇子上的其他民居完全是两个样子。朱红大门上,高高立着一个匾额,上书“齐府”两字,大门两侧的大红灯笼上也用白漆写上了大大的“齐”字。门口石阶前除了两座威武的石狮子,还笔直站着两名高大的年轻家丁。

那个背上被砍了一刀却幸运地没有受伤的家丁模样的中年男子,三步并做两步跑了过来,大口喘息着停在门前,朝着那两个家丁招了招手。

一名家丁见状跑了过来,一面扶住中年男子一面关切问道:“陈叔,你不是陪着少爷去了县城么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