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 陛下即为天主  大明王朝1587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朱翊钧笑道,

“然罗马起于周朝,亡于夷狄,其兴盛之时耶稣未生,其败亡之际耶稣未现,范卿又如何以为耶稣乃救世之主?”

范礼安一怔,像是头一次听见朱翊钧的这种言论。

朱翊钧粲然一笑,又道,

“范卿谓圣神大施矜悯,特发仁慈,使子耶稣诞降尘寰,死于十字架,以赎人罪。”

“试问既大施矜悯,特发仁慈,何不宽人罪而直赦之,何必生一代罪人,多此一番举动?”

范礼安静默了一会儿,回道,

“耶稣降世,乃为特救罪人,其死于十字架,是为复生以升天,耶稣复生之身,乃不病、不老、不死、不坏之身,耶稣升天,是乃遣三位一体之中,使圣神临世,感化人心。”

朱翊钧淡笑道,

“耶稣既能苦心救世代人赎罪,钉死复活,何不长在人世救人,而必遣人代之?且所遣之圣神,欧罗巴之民何曾实见之也?”

范礼安道,

“圣神为大父,生身之父为世父,圣神爱民如子,其恩大于世父万万倍……”

朱翊钧打断道,

“圣神既爱民如子,为何古来不无暴虐之君?”

范礼安道,

“君王暴虐,死后则堕地狱之中,永不得出。”

朱翊钧反问道,

“谁则见之?土耳其覆罗马,土耳其可已堕地狱中耶?”

范礼安道,

“土耳其若再亡,圣神必将审判其君王。”

朱翊钧反问道,

“圣神审判,何以为之?”

范礼安道,

“圣神审判有二,一曰私审,一曰公审。”

“私审即世人死后,其灵魂即到耶稣台前,耶稣要审判其人生前行事,合天堂,则灵魂入天堂,合地狱,则灵魂入地狱。”

“公审即天地末日,天下人肉身复生,各与灵魂相合共至主前,受其审判,无数人听审,在广众之下,彼此证明生前所行之善恶,毫无隐匿。”

朱翊钧闻言不禁心想,依照天主教的理论,晚清那几位皇帝没跟着外国人信了天主真是大清的一大损失。

否则国联军侵华的国国王早就接受上帝的审判了,哪里还需要甚么不中不洋的义和团啊?

“但问范卿,一日内普天下不知死几千万万人,倘或一一要过耶稣之审,耶稣岂有闻聆祷告之空余耶?”

朱翊钧笑道,

“且耶稣生钉十字架,则现身苦海,岂有主宰天地万物之人,而不能自主其一身之性命也?”

范礼安忽然一笑,道,

“陛下主宰中国万物,又岂能自主一身性命也?”

这回轮到朱翊钧一愣,但见范礼安拱手道,

“臣唐突,陛下已是中国之天主,何曾须得再供奉他主耶?”

朱翊钧看了范礼安一会儿,道,

“范卿并非不知天主之弊,何必仍要劝人信教?”

范礼安笑了笑,道,

“此乃臣毕生之信仰,如今罗马教廷中事败坏甚多,臣之所以入耶稣会,便是为了挽我教于既倒,扶我主于倾危之中。”

这点朱翊钧是清楚的,耶稣会创立的最初目的,就是它的创立者依纳爵·罗耀拉反对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但是耶稣会的传教士并非是原教旨主义者,相反,耶稣会具有很强的变通革新意识。

它主张的是在罗马教廷内部实行改革,使得天主教通过不断地去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而得到复兴。

因此耶稣会极其重视教育,它并不反对文艺复兴之后产生的科学知识,它主张的是人文素养和宗教的互相结合。

所以耶稣会不但在海外积极传教,还十分热衷于在全球各地开办大学。

譬如历史上的范礼安本人就在万历二十二年成功在澳门筹办了远东第一所西式大学,圣保禄学院。

这所大学在万历四十二年,德川家康也开始步丰臣秀吉的后尘迫害日本天主教徒时,成为了日本教会的避难所。

耶稣会所开办的大学里面不但有神学和哲学,还有逻辑学、物理学,欧式几何学、地理学、制图学、天文学和机械学。

而这些文艺复兴之后在西方产生的科学学科,恰恰就是朱翊钧所看重的宝贵财富。

“哦?”

朱翊钧问道,

“不知罗马教廷因何败坏?”

范礼安回道,

“前有日耳曼人路德氏,于天主教外,别立其教为耶稣教,可谓欧罗巴之异端。”

朱翊钧问道,

“耶稣教既亦奉耶稣为主,范卿为何视其为异端?”

范礼安解释道,

“依我国国文音节,天主教其名为加秃利,耶稣教其名为伯罗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