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云深走后,滕颢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原本开朗爱笑的人,忽然就安静寡言起来。每次经过任家时,他都要站上几分钟,盯着那扇紧闭的大门,不知在想什么。
期末考试,他的成绩一塌糊涂,之前允诺进步的那五名彻底没戏不说,就连前二十名的位置,都没有守住。
这样的结果,虽然不是阮妤造成的,但是,她也很内疚。
好在,期末不是高考,他们还有机会调整状态。
春节临近,沈冰因为太忙不能回国,滕翊滕颢两兄弟将出国陪她过新年,阮妤本是打算留在辽城打工赚钱的,毕竟,春节期间,很多岗位都是三倍工资,这样的机会,实在难得。可滕翊却舍不得她过年还要奔波,他说如果她不回家,他也不去国外了,就留在辽城陪她。
阮妤正左右为难,身在老家的爷爷一反常态地打电话过来,说希望她今年回去一起过年。
爷爷开口,阮妤当然同意,她当天就订好了回家的车票。
阮妤的老家在三门峡,家里只剩下一个爷爷,名叫阮和平。
阮和平是个裁缝,在镇上开个小店,专门给人缝缝补补,做做衣裳。阮妤是爷爷一手拉扯大的,但祖孙两并没有很亲近,因为爷爷对她特别的严厉,尤其是父亲和奶奶相继去世、母亲不告而别之后,爷爷几乎没有再对她笑过。
阮妤是有些怕他的。
小时候,她若调皮贪玩、睡懒觉,或者不好好写作业,爷爷就会用木尺抽她的手掌,一下又一下,从不心软。
可以说,她的好习惯好成绩,都是爷爷抽出来的。
回家的那天,滕翊开车送阮妤去火车站,临走,他抱着她反复交代“路上小心”、“别理陌生人”、“到了发信息”这几句话,好像是个送孩子远行的家长。
阮妤附到他的耳边轻轻说:“你知道吗?我爷爷都没有你唠叨。”
然后,她就被强吻了。
车站人来人往,但他却吻得毫无顾忌。
阮妤是红着脸又红着眼上的车,这不过只是一场普通的短暂分别,可不知为何,她忽然有些想哭,看着月台上久久目送着她的滕翊,她感觉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踏实和安心。
这种踏实和安心,惹她落泪。
曾经,辽城对她来说只是一座普通的城市,她的学校在这,仅此而已,她没有期待,也不会被期待,而现在,她有了一个风里雨里都想去见的人,也有了一个风里雨里一定会等她回来的人。
漂泊的孤帆,终于有了港岸。
游走的浮萍,终于有了牵绊。
遇到爱情,原来是这样美好,这样温暖。
阮妤朝窗外的滕翊挥挥手,他也笑着扬手挥了挥。
火车轰隆向北,阮妤一觉睡到了三门峡。
三门峡位于河南西北部,是黄河所有边沿城市之中距离黄河最近的一座城市,也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
出了三门峡车站,阮妤又转了两路公交到达她的家。
一下公交车,阮妤就被扑面而来的冷风吹得直哆嗦,幸好,今天的阳光还算充沛。她把脖子缩在围巾里,戴起连在外套上的帽子,拖着行李箱慢慢往家里走。
她没有告诉爷爷,她是今天回来。
临近春节,小镇上的家家户户都挂着红灯笼,贴着红对联,一派祥和喜气。
阮妤穿过巷子,走到自己家门口,看到家门口冷冷清清的,除了爷爷那张“修补价格表”外,什么都没有挂,什么都没有贴,她的心里,忽然涌起一阵酸涩。
如果她不回来,他就打算这样过春节了吗?
“爷爷。”阮妤推门进屋。
屋里,阮和平正坐在缝纫机前,低头补一条裤子。缝纫机是老式的那种,黑色的机身,上头的烫金花纹早就已经糊了,机子发力,全靠脚踩。
阮和平听到声音,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抬起头来。
“爷爷,我回来了。”阮妤走向他。
阮和平看到是阮妤回来了,眼底闪过一丝惊喜,但又很快掩住。
“回来也不知道提前交代一声?”他站起来,“上了两年大学了,做事怎么还这么不严谨?”
阮妤知道他又要批评说教,闷闷地低着头,一言不发。
阮和平说了她几句,见她不回嘴,语气慢慢变软了。
“饿不饿?吃饭了没有?”
“不饿。”
其实是有些饿的,火车上的五个多小时,除了几块饼干,她几乎没吃过什么东西。
可是她怕说出来,又要挨训。
“那我就不管你了,我先出门一趟,你自己赶紧去把被子枕头拿出来晒一晒。”阮和平顾不得缝纫机上的裤子,从抽屉里抓了零钱包,快步穿过小院走了出去。
阮妤放了行李箱,进屋把房间里的被子抱出来,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