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又来到了钱粮仓库,粮库内堆积着犹如小山般的米袋,看得一群乡巴佬们眼睛放光,只恨不得住在这里一辈子不走了。
经清点后粮食共计两千余石,白银两千五百余两。张良的眉头渐渐皱了起来,已经没了先前的兴奋。
堂堂一个县衙钱库就这么点银子,只是粮食还好,虽不算多,但是也够他们三百人吃上个几年了。
听门子的意思,这里有不少都是为平乱的官兵准备的,平常还没有这个数。
可惜天色已经太晚,很多地方来不及细看。张良让各队中抽出一什的人把守住衙内各个要道,遇到可疑人等可直接拿下,剩余之人则分别去接管四个城门。
张良愣愣的看着众人离开,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希望城门那边不要出事。
在满天的星光笼罩下,此时的县衙内各处零星的亮起了烛火。
在张良走后,沐先生给大家都安排了住处,不过大多集中在大堂和六房附近。当下暑气还未散尽,很多人在过了新鲜感后都不愿意待在屋内,一个个坐在院内吹风侃起了大山,毕竟今天发生的一切给了他们足够的谈资。
一个八九岁的女孩靠着仪门的墙根默默站着,眼睛时不时的四处张望,偶尔也会抠弄下大红铁门上的铜钉。
小女孩名叫杨晓梅,在她记事的时候便没了父母,自小跟着阿姐长大。阿姐告诉她,她的母亲因为身染恶疾在她出生那年便离世了。父亲曾经是个秀才,在他们村里也曾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后来因为屡试不第,加之思念母亲,整日酗酒,没多久也走了。
父亲在时曾经给阿姐许过亲,听说对方家里很有钱。可是父亲走后,那家人便立刻毁了婚。村里有人说是阿姐执意要带着自己出嫁,对方这才撕毁了婚约。
杨晓梅对父母没什么印象,她只记得阿姐每天起早贪黑,总是不停地忙碌,一边要照顾着家里的土地,闲暇时还要给村里人缝补衣服赚些小钱,晚上还会借着邻居家的灯光教自己写字。
随着旱灾的蔓延,很多人都逃离了陕西,姐妹两人的生活也越发艰难。开始的时候,阿姐会挖些野菜回来,后来,野菜没有了,他们就吃草根,没有草根了,就吃树皮,有时候她们会捉虫子回来吃,她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就饿死了。
今天清晨,阿姐听说有人施粥,便带着她走了十几里路才来到这里,这才有了后面的一切。
杨晓梅觉得今天的粥特别香甜美味,是她吃过最好吃的食物,她很想把自己的开心告诉阿姐。可是阿姐吃完粥便随着那个将军走了,她都没来的及跟阿姐说话。
村里的老伯伯说阿姐当上了什长,还差点当了队长。可惜那个潇玉香是个会武艺的,附近几个村的青皮无赖都怕她,大伙这才选了她当队长。
杨晓梅还问了老伯伯,什长是多大的官,能管住村里的狗剩吗,狗剩平时老是欺负阿姐,老伯伯告诉她,当了什长,一根手指头就能捏死狗剩,杨晓梅顿时就欢呼雀跃起来。
就在杨晓梅胡思乱想之际,只听到一大片的脚步声传来。杨晓梅急忙看去,只见黑压压的一群人身着铠甲,手持着在月光下晃闪闪的兵器往这边走来。
杨晓梅吓得转身就要跑。
“晓梅,是晓梅吗?“
杨晓梅一愣神,当即停下了脚步,好像是阿姐的声音。转头看去,只见有一人挥着手正往自己这边过来,看身形似乎正是阿姐。
那人一身明晃晃的甲胄,走起来铿锵作响,她来到晓梅身边摸了摸她的头,问道:“晓梅怎么还不睡觉,瞎跑什么!”
“阿姐!”晓梅一把扑到杨晓莲怀里,抚摸着她冰凉的铁甲,她觉得今天的一切都跟做梦一般。
“好了好了,快回去睡吧,阿姐要去守城了,被别人看到这样不好,阿姐明天就回来了,快去睡吧,乖!”说完,阿姐摸了摸她的头,又看了她一会儿,最后轻叹一声,转身紧跑两步,便头也不回的随着众人向衙门外走了。
杨晓梅呆呆的看着一行人远去,心里颇为不舍。
正难过间,只觉有一只大手在自己头上揉了一把后便离开了。杨晓梅一惊,忙转头去看。
只见一个高大的白衣人正从自己身边走过,杨晓梅仔细回忆了下,似乎正是那个很厉害的将军。
那人直接冲着大堂去了。
杨晓梅心中起了好奇之心,当下不紧不慢的跟在后面。她想知道这个将军要干什么,是不是又要去吓唬别人。
只见那人在堂内转了一圈,似乎在找什么人。
杨晓梅依稀听到“沐先生”三字。
只见那个将军想了一会儿,又走到院内。他站定身子后,大喊了一声:“各位乡亲,请通知下所有人速来这里集合,本将有要事宣布!”
杨晓梅向左右看去,大家都没人说话了,不少人从屋里走出来,远处的人也在往这里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