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章 夫子  抓到一个穿越者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字一语,铿锵有力。

一言一韵,淋漓尽致。

若不是亲眼见到,谁能相信一篇惊世之作竟在这市井之中作了出来?

“满船清梦压星河,满船清梦压星河啊!”

清新梦幻,又不失醉意盎然。

韩承玉震撼地望着李修,心道:这就是修哥所说的...藏拙吗?

而叶青宣在这异世之中听到属于她那时空的诗句时,竟倍感亲切。

这或许就是文化的力量。

中华传统文化已然深深影响了每一位华夏儿女,所以当听到古诗词,听到中国声时,每个华夏人骨子里血脉都会燃烧起来。

这,就是民族的力量。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李修意犹未尽地重复喃喃几声。

当他第一次从王顾桢口中听到这首诗的时候,他的心情便如在场的众人一般震惊。

如何的人,才能写出如此的诗。

王顾桢告诉他,这首诗的作者名叫唐温如。

生平不详。

历史上也无任何记载。

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只留下了一首传世之作。

但这一首,便可艳压群芳!

“各位,开眼了吗?”李修吐出一口长长的气,轻声问道。

来砸场子的那帮儒生的脸上红青交错,难堪不已。

明明他们是来给李修难堪的,可最终却是被李修打了脸。

“在下,佩服。”

一个儒生硬着头皮,上前一拱手,随之狼狈退去。

剩下的几个也相互看了一眼,苦笑一声,上前拱手,道:“李公子大才,成就名士指日可待,在下佩服。”

说完,也灰溜溜地逃去了。

“这位,你开眼了吗?”李修看向剩下唯一的“方兄”,问道。

方兄张张嘴,想说几句找回场面的话来,可话刚到嘴边,脑海中就萦绕起“压星河”三个字。

这三个字将他压的头昏脑胀,直犯晕。

“我......”方兄在此情景下,居然一句话硬气话都说不出来。

“告...告辞!”方兄发现自己心态崩了,不仅如此,说话都有些结巴。

李修看着这群跳梁小丑一个一个狼狈逃走了,于是压住内心波澜,办正事。

“现在,剪彩。”

咔嚓--

丝带被剪断。

叶青宣将气氛推向高潮,“同仁堂,正式开业!”

“日落之前进馆者,听诊免费,抓药半折!”

这世道,看病哪有优惠的?

所以,很多人都看不起病。

而这同仁堂今日竟是听诊免费,抓药半折。这羊毛今日不薅,何时薅?

百姓们纷纷眼睛大亮,一个个地蜂拥而上。

“大家排好队,不许插队,凡是不遵守秩序的人,都不准参与今日的活动!”叶青宣赶忙维持秩序。

这时候,李修和韩承玉带来的家仆便排上了用场。

在家仆的帮忙下,人们开始老老实实地排起对来。

同仁堂,今日便在这卫朝扎下了根。

巷口。

一辆马车欲想从这条街上通过,却因人群拥堵,踯躅不前。

“之鹿,怎么不走了?”车上传来一声苍老的声音。

这位叫做“之鹿”的中年人从赶马车的位置上跳下来,恭敬回道:“夫子,前面有一群人堵着,无法过去。”

“前方是出什么事情了吗?”车内的人再次问道,“你去打听一下,若是能出手解决,便出手解决一下。”

“学生遵命。”

之鹿赶忙朝着人群走去。

马车停驻在原地,马儿温顺地不像话,一动不动地呆着,像座雕塑似的。

不一会儿。

之鹿回来了。

“夫子,我打听过了,是一家医馆开业,所以才聚集了这么多百姓。”之鹿禀告道。

“原来是开医馆,此乃功德之事,有利百姓。你我绕道而行即可。”车里的人慢慢地说道。

“是,夫子。”之鹿重新坐上马车,马车开始调头。

“夫子,刚才学生听到一首诗,颇为震撼,欲道给您听。”之鹿犹豫了一下,一边驾着马车一边说道。

“哦?到底是什么诗句让你都为之一震?”车里的人露出诧异的语气。

“一位年轻人作的惊世之作。”

“惊世之作?”车里的人来了兴趣,“念一念。”

之鹿深吸一口气,念出刚才所听的那首诗。

“西风吹老玉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啪擦--

好似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