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刮地皮  探秘解密群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以旧换新的活动继续进行,阿雄一大早就拉来了两车新货。今天的村民积极性高涨,兑换的旧物件比昨天还多,最值得称道的我用一套“真皮”沙发三件套从一位朱姓老人那里换得了一件明代官窑的青花龙纹大罐,外搭一块紫檀《陋室铭》围屏。

明官窑青花龙纹大罐的价值自不必说,那件紫檀围屏庄重典雅,图文丰满,也是别具一格。这也是这几天为数不多的以多换少的例子,在那些村民眼中或许认为我有些吃亏了,实则光是那件围屏就可以买下几十套这样的“真皮”沙发三件套了。

接下来的几天,兑换活动依然有条不紊的进行,这趟来林家村刮地皮硕果满满,一来是占了信息不对等的便宜,二来是因为这个局做得巧,剑走偏锋,另辟蹊径。一不强买强卖,二来“价格公道”,村民们吃了亏了当,还认为自己捡了个大便宜,这就是传说中的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村民都愿意将家中的老物件拿出来交换,另有一位朱姓老者家中有件明朝洪武年间皇家祭祀用的绿釉方形双龙耳壶就是稀世珍宝,器型实属罕见

所谓一方顶九圆,这样的方形瓷器在明代官窑中是十分稀有的,其价值虽比不那件青花龙纹大罐,但绝对是件宝贝。

可惜这位老者说什么都不肯拿出来交换,虽然他很想为自己的孙子换张红木大床,却还是忍住了。说这个方瓶是祭祀老祖宗时用的物件,不能数典忘祖。

最后这位朱姓老者还是经不住自己孙子软磨硬泡,把他平时睡的那张明代的黄花梨寿字龙凤纹架子床腾出来,为孙子换回了一张豪华气派的红木大床,出于对老人家的尊敬,我特别赠送了一个席梦思大床垫。

以旧换新的活动一共进行了八天,我和晓晓,白雪也相处了八天,总的来说还算比较融洽。这次照顾了她们那间家具厂小五十万的生意,他那个老板也是感激涕零,特别准许了两人一个礼拜的长假,还拨了一笔钱给她俩,说是陪我这个大客户好好了解一下莆田本地的风土人情,说白了就是带薪休假、公款旅游。

我的本意是得了好处,立马抽身走人,却经不住白雪的软语相求,说是这样的公费旅游难得有一回,就算我不想在莆田多了解一下当地的风俗民情,也要考虑一下她们的感受。再说了,跟着我一起到莆田的三个徒弟,小强、阿德、阿雄他哥仨也忙活了七八天,怎么也得犒赏他们一下吧。

我权衡了一下,觉得应该不会出啥子意外,就答应了下来。

莆田最出名的风景名胜自然是莆田二十四景,可惜我一个也没去过,就连那个很出名的南少林庙门朝那边开都不知道,这次既然答应留下了玩几天,自然免不了要去少几炷香的。

七天之后,告别了晓晓和白雪,拉着几大车淘换得来家具还有一批瓷器、玉器、神像、佛像、寿山石等老物件回到广州。然后发了小强、阿德、阿雄三人每人一万块作为这趟福建之行的劳务费。

仔细清点了一下,这次在林家村淘换到的老物件中,各种家具有一百二十多件。这些家具中床榻、椅凳、桌案、箱柜、屏风、台座等一应俱全。材质有紫檀、黄花梨、铁梨、乌木、鸡翅木、酸枝木、榉木、楠木、黄杨木等。其风格多为明代风格,造型洗练大方,雕刻优美流畅,简洁中不失雅致,庄重中尽显高贵。

除了明清时期的家具,最有价值还是那批瓷器,除了各个时期的官窑瓷器,也有福建本地各大民窑的瓷器,其中以德化窑白瓷、建窑黑瓷、龙泉窑与同安窑青瓷品相最好,数量也有百件之多。

之后的几天,雇了几个临时工,将我那两套新居原来摆设着的民国时期的老家具,统统换成了从林家村淘换回来的明清时期的家具,然后打了个电话给我那挂名的师兄老黄来我家里喝茶。喝茶只是幌子,主要的是我的现金流已经快见底了,得拿点东西出来卖给老黄,不然就要揭不开锅了。

当老黄来到我的新居,看到一屋子的明清家具整个人都懵逼了,半晌才喃喃说道:“我是不是走错地方啦,这怎么可能咯,次来你这里就像是走进了民国时期地主老财的家里,怎么才一个月不来,你这里就变成了明清两代的皇宫的啦。”

“没那么夸张,也就是些明清时期权贵人家家里摆设,和皇宫比还差得远。”我很“谦虚的”说。

“你这小子就是喜欢臭嘚瑟,给老哥说说,这段时间去边度啦,从哪里收刮到这么多的好物件,老哥我也去捞捞你收刮剩下的油水啦。”

“油水倒是剩下了点,就看你有没有没那个本事了,地址我等下告诉你,这次叫你过来,是向你求援的,这一趟我是把老婆本都用了,你不想我这个师弟一辈子打光棍的话,就支援点钱呗。”

“吊,你个衰仔仲差钱咩,随便让一件你这屋子里的家具让出来都好几十万啦。”老黄说这话的时候,用眼睛扫了一下客厅里的那件明代黄花梨梅花纹方桌:“就这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