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出洛阳  三国人雄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洛阳,蔡府。自从上次邓艽表现出对家人的渴望。蔡家人对邓艽更加的关怀备至,照顾有佳,孤苦无依一个人。生活十余年,要说不想家人。那是假的,人非草木谁能无情。

《熹平石经既将完成,蔡邕邀请卢植,皇甫嵩,马日磾一起校书大儒在家中饮宴。

年轻一辈中蔡邕徒弟曹操,带袁绍,与袁术三人为臭味相投。

熹平三年174年,曹操被举为孝廉,入京都洛阳为郎。曹操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当时的人不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说白了,这三人就是后世所说纨绔子弟,官二代。

说实话,这三人现在的作为邓艽还真瞧不上。就几个纨绔而已,可人家有当纨绔的资本,邓艽却没有这样的资本。

由其是袁绍,此时的袁家是士族的领军人物。引董卓入洛阳就是袁绍的建议,“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曹操说:“宦官之祸,古今皆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若欲治罪,当除元恶,但付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兵乎?”陈琳也站了出来:“欲诛宦官,如鼓洪炉燎毛发耳。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则天人顺之。却反外檄大臣,临犯京阙,英雄聚会,各怀一心: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乱矣。”然而何进骂他是懦夫之见。把他怼了回去。好言难劝,该死的鬼。曹操说:“乱天下者,必进也”邓艽:“乱天下者,绍也”

本以为能掌控董卓。谁知董卓野心膨胀,脱离了士族的掌控。这样就能说的通了,为什么先是袁绍建议让董卓进京,后又是第一个反对董卓的。

难道他袁绍真不怕死,袁绍是料定董卓不敢,在那个时候杀他。所以有句谶语就说了:“代汉者,当涂高,涂高者,公路也。”公路就是袁术的字,袁术是袁家嫡子,袁家将来是袁术继承。袁绍此时只是,袁家的先锋。袁家此时在大汉的影响力有多大,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看看韩馥就知道了。“我是袁氏的故吏,才能也不如本初,量德让贤,这是古人所推崇的,你们为何还要一味加以责备呢!”这还是他的属下劝他不要让冀州。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劝谏说:“冀州虽然偏僻,但甲士百万,粮食足以维持十年,而袁绍则是孤客穷军,仰我鼻息,就如同婴儿在我手上一般,一旦断了奶,立刻就会饿死,为什么我们竟要把冀州让给他。”这么强,都要拱手相让。如果是现代人,早打的袁绍连他,妈都不认识了。

曹操是怎么评价袁绍的,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袁术更是不堪,拿着玉玺就以为自己是皇帝了,不提也罢。曹操呢!就不多说他了,这是见人见智的事。邓艽不想评价,也没资格评价。邓艽看不上的就这二人,还有一个张飞。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货,打督邮,让刘备连县尉都没的做。打曹豹,连徐州都没了。打士卒连命都没了。人家关羽的傲是,针对瞧不起他的人。而张飞则是,瞧不起所有百姓士卒。动则打骂!

曹操同袁绍袁术三人,入厅邓艽相迎。经曹操引见,邓艽才分清谁是谁。袁绍表现还算有礼,可袁术就不同了。神色居傲出言不逊:“听闻,乞儿也能写词出书。”

邓艽面不改色:“公路兄,汝夫人可好”

袁术不明所以:“与汝何干!”

邓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啊!”

袁术才明白过来就想与邓艽动手:“小儿安敢如此”

袁绍立即挡住袁术,:“公路,诸公面前休得放肆”

袁术才,悻悻放下手中剑,邓艽可不是忍气之人。

邓艽:“怎么?还想动手,今日非汝为袁家子,某必斩汝!”

说完手中青铜酒樽,一捏就扁了。袁术见此,眼皮狂跳。心想此子好大气力,自己用手捏了捏,手捏的生疼酒樽毫发无损。

些许小事自然无法影响酒宴,叫来蔡琰与邓艽合奏助兴。蔡邕对众说些曲,由邓艽所创,众人惊讶。一曲奏罢,由邓艽吹笛伴奏。蔡琰唱起了水调歌头,正是后世邓丽版本的。蔡琰声音甜美,众人听呆了,还是卢植先回过神来夸奖道:“此曲只因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啊!”众人听了也是纷纷夸赞,蔡邕觅得佳婿。

几日后,邓艽辞别蔡邕。准备继续游学,蔡琰送邓艽出洛阳城外十里。邓艽言:“送君千里,终有一别。琰儿快回去吧!”

蔡琰:“艽郎,此诗尚未完成,做完再走吧!”说完一脸渴望的看着邓艽,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让邓艽心里一软,都不想走了。在洛阳二月,朝夕相伴到是有了熟悉感。这里没有爱情,对一个十一岁萝莉讲爱情太邪恶了。

邓艽:“吾这有两首,不知琰儿妹妹想要哪首”

蔡琰:“两首都要”

邓艽:“你也太贪心了吧!”

蔡琰仗着人小撒起娇来:“不嘛就全要”

邓艽无法只好在知识库里找了二首:“纤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