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章 盛世大唐 扬州暖暖  唐上烟雨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说罢只见周亦染放声大笑,将手搭在陆远肩上,便运起轻功,带着陆远向寺庙外飞奔而去。

周亦染内力高深,虽没有方霖太白相力那般专修速度的奇异内力,这向北飞奔的急速,比起方霖却是犹有过之。陆远被风刮得喘不过气来,勉力喊道:“前辈,你要带晚辈去何处?”

“带你去享受荣华富贵。”周亦染哈哈大笑,那般恣意放纵的样子像极了李太白,陆远无可奈何,心道自己本就打算北上,搭他一程也好,只是不知道他要去哪里。

周亦染脚快,呼啸生风,而且周亦染一身内力浑厚至极,在陆远看来有如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过一日的时间,陆远便见到前方出现一片绵延不绝的山脉,山脉碧玉苍松,青翠欲滴,周亦染带着陆远在一处山崖上站定,面向那片山脉,低声道:

“这便是雁荡山了。”

仅是一日,便从南靖飞驰而至雁荡山,这周亦染好生强大,好在自己与他无怨,陆远这般想着,周亦染却是面色默然,遥望雁荡山的主峰,带着些许惆怅说道:

“雁荡山这般美,惜儿却不愿与我一同归隐。”

周亦染在此处睹物思人,陆远也不知该说什么,那缘道惜是有夫之妇,岂会随便与他回雁荡山。

周亦染在此处驻足了片刻,而后又带着陆远飞奔,足足奔袭了二日,周亦染竟带着陆远来到了长江之畔,陆远本以为周亦染是要带他去钱塘府,没想到并没有,此刻临近长江,才知道周亦染已将钱塘府抛于脑后。

周亦染在一处渡口码头,招呼了一艘小船,带着陆远乘船北上,江水湍急,飞驰而过,不出半日,二人便来到了扬州府。

扬州城在长江以北,距离江水仅有十几里,与那被杨广毁了的古建康城隔江相望。曾经杨广灭南陈,擒陈后主,深知居安思危的道理,一把火让纸醉金迷的建康城付之一炬。而杨广晚年却又贪图享乐,修运河,发江都,在这距离建康城不远的扬州城上被缢死,真是可悲可叹。

扬州城居于大运河之西几里处,为大运河的一处渡口,从大运河截取了一段河道,使其通往扬州护城河,故而扬州城与大运河有水路相连,大运河连接长江,直抵钱塘府,周亦染便带着陆远走水路渡到扬州。

扬州很大,为大唐十大都市之一,亦为淮南道治所所在,远非漳州府这种偏远地方能比。远远望去,大运河两岸松柏青翠,杨柳依依,偶有行人车马行在官道上,而那巨大的城池,如同隐在缥缈的雾气之中一般,偶尔能望见城南三扇巨大的城门,似有不真实感。

陆远没有为来到扬州而欣喜,而是望着巍峨的扬州城门,睹物思乡,叹道:

“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

陆远吟唱的是李太白所著的《秋夕旅怀》,李太白于开元年间游历江淮,而后拜别扬州之时,泛起思乡之情,洋洋洒洒写了两首诗,一首是《静夜思》,一首便是这《秋夕旅怀》。

周亦染本是在船头,与撑长篙的船夫天南地北侃侃而谈,此刻听到陆远在船尾伤怀,心道这小子怎么这般没出息,才离开南靖没几日,便思念故里。周亦染走过来,伸手搭在陆远肩上。

“怎么,想家了?”

陆远没回答,低头看着运河之水,好半刻才说道:

“赤天王武功高深,徒步穿越江南道仅需三日,对于我等贩夫走卒而言,可能是一生的距离。”

周亦染不以为然:

“你有那剑谱,潜心修炼,总有一日也能笑傲江湖。”

周亦染对他笑道:“你是没来过江淮之地,今日来了,本王保你乐不思蜀。”

此刻二人船只已靠近扬州城了,京杭大运河的河道直通扬州城的护城河,远远便能看到一座屹立在水渚上的庞大城池,陆远知道,那是因为扬州城护城河宽,将其连绵环绕,造成的错觉,可是离得近了,还是不禁感叹,烟花三月下扬州,难怪李太白对此地这么推崇喜爱。

船只从扬州城南“镇淮门”进入,周亦染与那城楼守卫点头一笑,对方不加搜查,便放他进门,看起来颇为轻车熟路。陆远在镇淮门右侧见到一处偏门,像是从城墙上直接凿穿的,护城河的水渠分出一道,向这侧门流进,如此看来,那一段城墙便如同一座拱桥一般。

周亦染向他解释道,那叫做“水开桥”,这条护城河的支流,便直接流过扬州城,城北城墙也是如此,这条支流便注入北护城河。

见到这些出手阔绰的景象,不免让得陆远惊叹,在城墙上开口,引河水入城,这也就是现今天宝年间四海升平,扬州远离烽烟,民众富庶,有财有力,才敢这么做。

周亦染乘船入城,在码头上下船,带着陆远游览了一路的扬州风光,便直接将他带到城北一处阁楼外,阁楼雕梁画栋,看起来好生气派,金粉银饰的牌匾上赫然写着:淮乐坊。陆远问他,这是何处?周亦染诡异一笑,将他向阁内一推,只道进去一看便知。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