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3章 着手招募  诸天:从镇压白景琦开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醉春风那场能够写入包头商业历史的酒宴已经过去了五天。

乔致庸最后采纳了马荀的意见,也囤积了大量的高粱,为明年高粱欠收做好了应对准备。

这天,长栓和高瑞带着一个小册子找到了乔致庸,上面写的都是一些复字号大掌柜顾天顺、通顺店掌柜李顺的犯罪证据。

乔致庸皱着眉,和孙茂才商量了一番,召开了全体掌柜大会,当场罢黜了顾天顺的大掌柜职务以及李顺的分店掌柜职务。

一场涉及到包头商界的制度改革开始了,白景善原本就对乔老爷子给伙计顶身股的做法极为欣赏,如今轮到他来做,这个法子自然也要实行起来。

这可是后世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二战后才慢慢出现的法子,美其名曰“人民资本主义”,为的就是加强职工的生产积极性,缓解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

同时,这個年代缺乏的养老金制度和退休制度也被乔致庸搬上舞台,大大的加强了掌柜和伙计对乔家生意的粘合性。

其他的商号里,伙计们听说乔家的伙计可以顶身股,个个骚动不安,大有辞伙来乔家从头开始的意思。

没法子,各家商号也开始了给伙计顶身股,引动了一场潮流,有人欢喜有人愁。

马荀这小子确实是个人才,也十分有大局观,所以白景善还是照葫芦画瓢,学着刘邦拜韩信一样,认命了马荀做大掌柜。

随即,一场企业内部的自我反腐运动有声有色的开展了起来。

在乔致庸的支持之下,马荀这小子铁面无私,但又长袖善舞,硬是把一群长辈的给收拾的服服帖帖,复字号已经再度走上了正轨。

待到一切都安定下来后,也到了乔致庸离去的时候了。

太原府那边传来消息,胡沅浦已经视察完毕,启程回京了。

这天,太原府分号马掌柜的又托人送了个好消息,经过胡叔纯的提议,胡沅浦已经同意了乔致庸办乡勇的想法,还在军机处特意请了旨意,破例允许他一个小小举人为官,并且和山西巡抚打了招呼照拂一二。

传来的消息里,还有胡沅浦的一句原话:做出成绩,莫要影响会试,等事情办好,明年提前进京,准备会试!

此外,还再三嘱托他可将心中关于国家财赋之事的设计写成文章,随时派人送进京师。

他没告诉乔致庸的是,他已经把乔致庸对于兴旺商业、以增国税的那套理论说给了咸丰,引起了这个贪财鬼的注意。

咸丰登基后就被缺钱愁破了脑袋,自打他一登基,这个国家就已经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作为一个接盘侠,他这个皇帝自觉非常冤枉。

这些日子里,咸丰去查了国库,顿时把他下巴颏都吓掉了。

泱泱大清,国库里面竟然能跑马,只剩下了二十二万七千两银子,这不和开玩笑一样嘛,连个贪官的家产都比不上,更别说平乱了。

历史上慌不择食的咸丰开始了搞钱的征程,停发俸禄、裁撤养廉银,增加乡试名额多收报名费,还学汉灵帝,搞起了卖官鬻爵,四品以下都能用钱买,一时之间道员满地走,虚衔多如狗。

后来,还不惜实行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多印纸币,多铸大钱,搞得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听到这个小举人会赚钱,要不是胡沅浦拦着,说不定咸丰早都一纸诏书把乔致庸叫到京里了。

胡沅浦说既然是人才就要经得住磨炼,光会赚钱当不了名臣,要是能够允文允武作出了成绩,再行提拔也不迟。

咸丰想了一阵,还是有些急切,当场没有表态。不是他对一个小举人在意,而是他对钱财的需求太迫切了,只要能给他这个主子爷找来银子,甭说举人,就是个白身他也敢用!

当天回宫后,咸丰就把这件事当成趣闻说给了兰贵人。

兰贵人蕙质兰心,一听就知道这个小举人不是等闲之辈,立马建议自己老公按照胡大人的说法办理,别弄出个大清的方仲永来可就得不偿失了。

咸丰对兰贵人的话大多听从,次日就允了胡沅浦的奏请,却没有大动干戈的下旨,而是叫胡沅浦私下里传了道信过去就算完了。

皇上整天日理万机的,没几天就忘了这个似乎会赚钱的小举人,反倒是后宫里的兰贵人记下了这码子事。

兰贵人不缺钱,但是她心里的事儿可比钱重要多了。

……

身在包头的乔致庸,并不知道这个胡大人究竟用什么法子说服了中央那群老官僚,得到讯息后就顾着笑了。

没有兵,在这个乱世里他始终觉得不安全,这又是上个任务世界经过剧情美化,危险很少。

这个任务世界里,从刘黑七和南方的太平军、捻军来看,真是挺不安全的,危机随处可见。

刘黑七在老鸦山上,应该也已经快要等不及了,真到了他该回去的时候了。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