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6章 营口开埠  诸天:从镇压白景琦开始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带头的一个,正是道光皇帝的女婿富察·景寿,身边还跟着几个毛孩子,瘦不拉几的是兰贵人家中的的长子,大弟叶赫那拉·照祥,还有一個是父亲亡于太平军手下的骑都尉小爵爷荣禄。

景寿今年已经三十多岁了,看着十分沉稳的一个人,长着旗人典型的相貌,看上去是个中年大叔一样的帅哥,怪不得能当皇帝的女婿。

后面那俩,年纪都不大,十多岁的毛孩子。乔致庸没搞清楚这三位凑在一起是个什么组合,只能上前见礼。

一说话就看出来水平高低了,景寿可是顾命八大臣里面唯一一个免除处罚,仅仅是免职的存在,一生可谓是谨小慎微,低调的功夫比乔致庸还胜一筹。

对于这么个老银币,乔致庸不由得加倍小心了,很明显这个景寿,皇帝的六姐夫就是来监视他这个假旗人的。

不愧是当皇上的,干这行的就没有不多疑的,如果有,那就是晋惠帝。

路上的时候,照祥这熊孩子就显露出纨绔的本质了,辛苦是一点也受不得。

刚死了老爹没多久的兰贵人,对娘家这个大弟十分宝贝,这次能派出来随着乔致庸去营口,基本上也是存着历练历练的心思,等两年年纪到了,就央求皇上给个恩典,派个好差事。

荣禄这小子则是主动请缨来的,他的伯父和父亲都死在发匪手上,听说乔致庸要帮助旗人练军,去打长毛,小伙子立马激愤的辞去了工部观政的差事,跟着景寿就来了。

家里没有根基的就是这样,这小子但凡晚走几天,也能知道咸丰也要在京畿地区自己练兵。

没有后悔药可吃,从京城赶往营口,最好的方法就是坐船,一行几百人浩浩荡荡的从天津卫坐了船,一直到营口地方才上了岸,渤海湾的海景,让初次出海的三个满人惊叹不已。

乔致庸告诉他们,这才是小小的渤海,整个世界的大洋一共有四个之多,最大的就是太平洋,浩渺乎不知其界限,从大清出发一路往东,就可以跨越半个地球,到达美利坚。

景寿一向端着的脸色也变得生动了起来,他没看过《泰西志略》,对这些玩意丝毫不知,乔致庸路上清闲,便给这位龟仙人讲了很多海外诸国的趣事。

一路讲下来,景寿倒是没怎么样,反倒是照祥和荣禄两个小子,彻底成为了乔致庸的小拥趸,佩服极了。

乔致庸在路上也在观察着这三位旗人,景寿自不必说,那是必须要主要提防的;照祥就是个铁废物,好吃好喝好玩的给足了就不闹事,小屁孩一个。

剩下的荣禄这小子,看着纯真,其实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他在历史上干的那些事就够瞧的了,乔致庸不可能完全信任他。

等到了地方,就把这货扔到军队里去锻炼锻炼,把这爱算计人的老毛病给丫去去根!

船上除了这几位和吐得七晕八素的晋省乡勇,再就是乔致庸从商部衙门带来的几个可造之材。

一个是原任户部右侍郎的王茂荫,还有沈葆桢、张之洞这两个年轻人,广东的丁日昌也在赶来的途中。

王茂荫这些年一直管着户部,对于经济的事有些了解,为人还比较正直谦逊,对于比自己小的乔致庸成了上司,也没有什么阴奉阳违的小动作。

他知道咸丰之所以放弃铸造当百大钱和发纸钞的计划,很大程度就是受这位年轻人的影响,因此对乔致庸也比较佩服。

不过他却没有和乔致庸同行,而是被安排到直隶、山东等地招募人手去了。

说是年轻,沈葆桢的年纪也不小了,33岁的外表和气质看起来极为沉稳,监察御史干了几年,看谁的目光都带着审视的意味。

对于被奏调到商部衙门的这件事,沈葆桢看的很开,作为林英雄的女婿,他对西人洋务的事业也很感兴趣,尤其是在看到乔致庸后,更是激动地如获知己。

张之洞年岁还小,不过对于写出两本巨作的名人,也收敛了傲气,稳稳的跟在乔致庸身后办事。

一行人到了盖平县,此时这地方还不繁华,后来的营口也不是单独的行政区划建制,丝毫没有历史上1861年东北开埠后那种船舶往来,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

这地方现在都是旗汉军政两套班子,盖县的地方官也是满人担任,名字叫庆衡,软骨头做派的没用东西,见到了乔致庸和景寿的派头,吓得骨头都酥了。

乔致庸也不稀罕搭理这个没用的满人,面上没露出不耐烦的神色,反而是十分和善的样子。

等他一脸威严宣读了咸丰的旨意,庆衡恭谨的接了旨意,乔致庸平和的叫他不必担心,配合做事就行。

景寿一直在暗中观察着乔致庸的表现,看到他对一个小小的满人官吏也是心平气和,毫无颐指气使之态,便也放心下来,此人应当不是跋扈之辈,再看看、再看看吧!

乔致庸对这时候缓慢拖沓的官府行政效率十分反感,仗着旨意和钦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