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4章 内帑够不够?不够再加上国库!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悠然发出一声长叹。

“让黄老先生见笑了。”

“既然是老先生,和太史令之间的辩论……”

只是一句话都还没完整的说出口,窦太后就已经彻底脱了力,只一阵轻咳不止;

咳了好一会儿,才对黄生一抬手,示意黄生但说无妨。

——窦太后再怎么老迈,也终归是先帝的妻子,至多也就是五十出头;

但黄生却已是年过七十,俨然已经一只脚踩进了棺材里。

得了窦太后允诺,黄生却是哼哼唧唧了好一会儿,才捋顺了鼻息、理顺了思路。

而后,才慢条斯理的坐下身,开口一语,便惊的窦太后愣在原地,久久都没能回过神。

“臣和太史令言辩的,是汤武革命,究竟是篡逆,还是天命……”

···

懵。

窦太后很懵。

一开始,懵得是宝贝儿子梁王刘武,居然真的派死士刺杀朝臣九卿。

——非但派了,还真得手了!

——杀得还不是旁人,正是窦太后平日里来往最为密切的袁盎!

如果这种时候,能有袁盎在身旁给自己支招,也总好过现在这样手足无措,六神无主……

而在听到黄生道出这么四个字之后,窦太后就更懵了。

“老先生,为何……”

话才说出口,窦太后又一时之间,不知该从哪里问起了。

——问黄生一个客卿,为什么要跑去和太史令司马谈,聊这么敏感的话题?

还是问这个话题,究竟和现在的自己有什么关系?

又或者……

“一开始,太史令认为汤武革命,是顺天应命。”

“但最终,太史令还是被臣所说服,认可了汤武革命,是悖上篡逆的。”

许是看出了窦太后面上疑惑,不等窦太后继续发问,黄生便开口,开始为窦太后解答起疑惑。

“这场辩论,和太后此刻正在思虑的事,原本是没有关系的。”

“但在这场辩论过后,臣和《诗经》博士辕固生,就这个辩题,在陛下面前又辩了一场。”

“——在和辕固生辩论时,臣说了一句话。”

“这句话,或许能让太后拨开云雾,再见日月之光辉……”

如是一语,总算是引发了窦太后的好奇心,却见老黄生颤巍巍低下头,将头顶上的冠帽取下;

而后又双手捧上前,开口道:“臣告诉辕固生:帽子再破旧,也是要戴在头顶上的;鞋子再华美,也终归是要踩在脚下的。”

“——从没听说过什么人,因为帽子太破旧,就踩在脚下当鞋穿;也没听说过有人,因为鞋子太过华美,而戴在头上当帽子。”

“帽子就是帽子,鞋子就是鞋子——帽子就是要戴在头上,鞋子,也只能够穿在脚上。”

···

“帽子、鞋子尚且如此,帝王,自然就更是如此了。”

“——难道原本的帝王昏聩,就可以被刀剑加身、被乱臣贼子夺了社稷吗?”

“——难道篡逆的人足够贤明,就可以不再被天下人唾弃、非但不被指为乱贼,反而还被称赞为明君圣主吗?”

“在臣看来,君就是君,臣就是臣。”

“君不贤,臣下本应忠言进谏,严词规劝,而不是直接放弃君主,转投他主,更甚是取而代之。”

颇有些自豪的复述出自己的论据,黄生还咂摸了几下嘴,似是在回味自己在那场辩论上的风姿。

过了好一会儿,才憨态可掬的小心抬眼,打量了一下窦太后的神情变化;

见窦太后没有流露异色,才将话题从自己那场辩论,引回到窦太后此时为之困扰的事。

“臣认为,太后正在忧虑的事,也可以用这句话来解释。”

“——君,就是君;”

“——臣,就是臣。”

“梁王既已得封为宗亲藩王,便已经是臣;”

“陛下既已君临天下,便已然是君。”

···

“除非陛下绝嗣无后,否则,梁王便怎都不应该生出染指储位的念头。”

“甚至就算是陛下绝了嗣,也应该由朝堂百官共议,从先帝诸子当中,选出一位德行崇高的长者,以入继大统。”

“——即便先帝诸子,当今尚存于世者,除陛下外只有梁王一人,亦当如是;”

“只是无论如何,太后都不应该在我汉家‘还有帽子穿’,而且是有很多帽子可以穿——甚至是有不少好帽子的前提下,非要将那双名为‘梁王’的鞋子,强行穿到我汉家的头上。”

“因为这么做,丢的是我汉家的人、陛下的人;”

“最重要的,是先帝的遗德,也要因为这双被穿在头上的鞋子,而受到损坏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