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三章 五路伐夏  病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要成功不一定需要自己努力,只要对手是傻×就行了。

前边说到种谔攻下银、石、夏三州后就挂机了。

这是因为他们信号不好,确切地说,细心的朋友应该已经发现了,前边提到五十万大军分五路,但现在只出现了三路,这次的问题出现在跟原本应该在夏州跟种谔汇合的河东路军上。

王中正他老人家……迟到了。

他带着河东军渡无定河,沿着河往北走,河边土地尽是潮湿的沙地,人马都陷进其中,延迟了行军。

按说自己迟到大不了扣绩效罢了,可问题在于,他还带着种谔的粮食。

所以种谔续航不够,做不了事情,只能老老实实缩着进入节能模式了。

阴谋论笔者又上线了,事实上,战争开始前的命令是种谔听从王中正,但种谔在无定川边大胜后,朝廷命令就下来了,王中正,你听种谔的。

昔日的上司突然成了小弟的马仔,很难说他心中是否有介怀,那么这次迟到究竟是因为不认路,还是因为想给种谔使绊子呢?

不可说不可说,瞎想的,不要当真。

但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他拖后腿了。

同样拖后腿的还有另一位,太后的伯父高遵裕。

前面说到刘昌祚很猛,一路打到了灵州。

这话不准确,确切地说,他是绕到了灵州。

原因很简单,高遵裕也迟到了。

刘昌祚进入西夏境内,没等到高遵裕,他决定自己干。

人不够,不能打团……哦不,是不能攻城,他绕过萌井、溥乐、耀德等城,只在磨脐隘打了一仗,打败了梁太后的弟弟梁大王,在天都山下扎营,李元昊在此建立行宫也被一把火烧干净。

以及在鸣少川抢了地窖里的存粮。

可以说刘昌祚同学是一路抢劫加乞讨到灵州城下的。

由于他这一路绕城流窜速度太快,所以当他抵达灵州时,消息还没有传到。

当刘昌祚在远处看到灵州城时,惊喜地发现——城门还开着。

老实人总是有好报的——刘昌祚。

此时的情形是,只要刘昌祚带兵冲进城门,坚守到高遵裕大军杀来,事就成了。

正当刘昌祚抄起刀准备冲锋时,高遵裕的信使到了。

我这人交朋友不在乎对方是不是小心眼儿,反正都没我小心眼儿——高遵裕。

没错,最理解高遵裕的就是高太后,高遵裕此时来拖后腿了。

前面说过,这是灭国之战,而灵州是西夏二京之一,攻下灵州可是不世之功,这么大的功劳,高遵裕不愿意让给刘昌祚。

当然,他也没丧心病狂到违抗皇命放弃攻打,只是派信使命令刘昌祚等自己到了一起打。

消息送到后,他遇上了西夏军队,刘昌祚引兵来援,高遵裕甚至病狂到想找借口杀了刘昌祚独吞大功。

这个想法被部下拦下了,但他还是解除了刘昌祚的兵权,自己带兵攻城。

三天后,他终于到了灵州。

三天时间,灵州守军排队吃顿大餐搓个澡再布置城防都够了。

所以这次面对的不是灵州大门常打开,而是铜墙铁壁般的灵州。

十天时间,没有攻下灵州。

但西夏人也无力反击,他们决定——宁为玉碎。

西夏人掘开了黄河水淹敌军,同时派兵绕后袭击粮道,在城外冻了十天的宋军一触即溃,冻死、踩踏而死、淹死数以万计,最终只剩下一万三千人。

另一边,王中正同学在黄河边爬到宥州奈王井时,终于把带的粮食吃光了。并且已经死了两万人,按照常理,冻伤者不会少于四万,而他的总兵力也才六万。

也就是说他从头到尾没看见一个敌人,就已经快要把自己搞得全军覆没了……

更可怜的是种谔,他在挂机大半个月后,终于等到了……一场大雪。

遇见万敌军我主动出击,遇见大雪我唯唯诺诺——种谔。

饥寒交迫,再加上这场大雪,让他明白已经无法坚持了。

他带兵回宋境时,已经减员了三分之二,只剩三万人。

自此,除了李宪之外,五路大军四路伤亡惨重退回境内。

五路伐夏,损失近四十万。

看起来是个很大的数字,但说句不太政治正确的话,十万出头的军队伤亡不会很大,死的都是民夫。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场战争,那就是虎头蛇尾。

再加一个,哭笑不得。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